返回第372章 乱局(四)(第1/3页)  回到民国当大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相比于刘湘的所向披靡,负责攻击陕西为青年军打开西进新疆通道的杨森就沒那么犀利和幸运了,因为他的对手不是落后世界一百年的藏军,而是在这个时代小有名气的陈树藩。

    能够在陆建章身上占到便宜的人着实不多,一个是徐树铮一个就是现任陕西督军陈树藩。

    字柏森(柏生),陕西安康人,大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年生于一个贩绸商人家庭,父亲陈声德,四十岁出头才得他这根独苗,从小教他练习儒家经典,望他考取科举,踏上仕途,陈树藩十八岁时,光绪下诏废科举,陈声德的愿望落空,1905年,陕西成立陆军小学,陈声德遂将陈树藩送到该校学习,第二年,北京陆军部成立保定陆军速成学堂,陕西陆军小学决定保送三十名优材生前往深造,陈树藩也得到保送,与同学经张钫等,进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科,1910年,陈树藩毕业返陕西,被分配到陕西陆军混成协炮兵营当排长,不久又调任军械官,这个只比王振宇大五岁的家伙也是一个传奇人物,辛亥革命的时候,此子出力不少,西安光复后,同盟会和洪门帮会为领导权问題而意见分歧,为稳定局势,防止内部火并,西安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同盟会员、原新军管带张凤翙于10月25日召集各界重要人物到军装局开会,陈树藩也参加,经过一番争议,最后,双方勉强达成一致协议:以张凤翙为大统领,万炳南、钱鼎为副大统领,组成了秦陇复汉军革命军政府,其他人员也有一定职务,如张钫任东路军大都督,张云山任兵马大都督,马玉贵任粮饷大都督,刘世杰任军令大都督,张钫提出任陈树藩为张云山的参谋长,但遭到万炳南、张云山的反对,张凤翙、钱鼎也不表态,结果,自认为立了大功的陈树藩捞不到一官半职,一怒之下,跑到渭北投奔井勿幕,帮助井勿幕组织民军,不久,山西革命党人电请张凤翙派兵援晋,张凤翙才任命陈树藩为河东节度使,指挥陈树发、严飞龙、王飞虎三个标,渡过黄河,占领了山西运城。

    这些还不足以说明陈树藩的本事,袁世凯时代,陆建章在陕西剿灭了白狼之后督陕,以陆建章的手腕,陕军自然是难逃裁撤的命运了,不过陈树藩的军队不但沒被裁撤,陈树藩还和陆建章拜了把子,就这样成功的躲过了袁世凯时代的撤藩运动。

    护国战争爆发后,陆建章命陈树藩率部由同州、蒲城向西,陆承武率"中坚团"由西安往北,两下夹攻,围剿渭北郭坚、曹世英等反陆"股匪",陈树藩感到陆建章已失尽民心,倒台是迟早的事,因此,暗中也参与反陆运动,陈树藩还未出发,忽接到部下胡景翼的密报,说陆承武率"中坚团"已进驻富平,他们准备乘对方立足未稳之时发动夜袭,活捉陆承武,对此,陈树藩感到左右为难。”中坚团"是陆建章手下最精锐的部队,有一旅之众,而胡景翼只率游击营三百余人,阻止已來不及,增援又怕战败而连累自己,因此,陈树藩只派亲信崔式卿率便衣百余人,子弹数万发,到富平观战,不料,胡景翼夜袭成功。”中坚团"缴械投降,陆承武被活捉,陈树藩又惊又喜,即奔赴富平,有了陆承武这个人质,他敢于公开反陆建章,在胡景翼、郭坚等人的拥戴下,陈树藩于5月9日就任陕西护国军总司令,宣布陕西独立,他任命胡景翼为左翼支队长,向西安以东地区挺进;委任郭坚为右翼支队长,向西安以西地区挺进;他则指挥其余部队向西安附近集中,对西安实行大包围。

    与此同时,陈树藩派人见陆建章,软硬兼施,陆建章见大势已去,只好答应和平解决,最后达成两项交易:陆建章向北京政府保荐陈树藩取代他出任陕西督军;陈树藩则负责释放陆承武,保护陆家生命财产安全,送出潼关,随后,陈树藩亲自护送陆承武回西安,又亲自护送陆家老少出潼关,但他等不及北京政府的委任,便于5月18日自任陕西督军,通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