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3章 王家琐事(二)(第2/3页)  回到民国当大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振鹏点点头:“可以,可我有急事,必须马上走,你看。”

    张治中笑道:“这有什么关系,其他都是身外物,我们一起走。”

    然后张治中转身道:“你们好好站着,我等会回來,这是我老乡,我送送。”

    “好类,排长,虎子昨晚搞來条狗,中午有狗肉火锅吃。”一个大头兵愉快的答道。

    一行四人就这样出了北京,,。

    半个月后,袁家在顺天时报发布消息,宣布袁家和袁静雪断绝关系,,。

    很多年以后,身居高位完美退休的张治中大将在他的个人回忆录中如实记载了这一次决定他人生发展轨迹的逃跑。

    “历史的长河里就是这样充满了偶然,那天鬼使神差的一个念头,居然影响我的一生,回首此生,这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在那一刻,我无疑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我为自己感到自豪,虽然这只是一个偶然,却又似乎带着一点必然,或许我们的历史就是由这一个个必然和偶然共同组成的了。”

    就在王振鹏他们逃往天津准备走海路南下的时候,6月10日,在南京,一场有关于民主问題的讨论正在进行,而引发这场讨论的导火索是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宪兵司令部司令杨万贵中将代表军事委员会向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递交的《关于禁止公民非法持有枪械》的提案。

    这份提案作为第一届国会民国五年第三次会议的第六份讨论案在为期七天的会议的第三天下午进行的表决,在议长章太炎的主持下,全部361名国民代表,实际出席307人,以赞成221票,反对71票,弃权15票通过了这一项议案。

    随后就引发了一场关于民主问題的大讨论。

    首先发难的依然是一直和王振宇唱反调的上海《申报》:“,,,余既自称系国民之政府,何來禁国民自卫之权利一说,为何美国不禁枪械其国不乱,中国不禁枪械则天下大乱,既是民主体制,为何只一党独居中央,此何來国民政府一说,如此披民主之外衣,行独裁之实体,与袁世凯之独裁帝制又有和区别,试问国民政府,明日走向何方,,。”

    随后《浙江民报》《上海日报》《江苏光明报》纷纷撰文跟进,一时间对国民政府的批评之声四起。

    以《沅江日报》为首,《青年军报》,《国社党报》,以及《南京日报》和《武汉日报》对此自然是不遗余力之反击:“,,,所谓民主,不在于其表面形式,而在于其是否保护国民之民主和自由,如英国之情形,国王尚存,民众无枪,然民众可选举议员,罢免政府,尔能视之为袁贼之帝制独裁政府乎,,。”

    出人意料的是,此刻的南京国民政府却是死一般的沉寂,很显然,整个讨论的背后就有孙文或者胡汉民在推波助澜,其本质到未必是要搞什么多党制,而更大的可能是要营造一种舆论氛围,达到某种目的。

    王振宇思來想去,也沒觉得靠几个笔杆子就能动摇自己手底下的枪杆子,因为军队对自己的忠诚绝不是简单的依靠信仰,还有利益的关系在里面,放眼全国,以银元为计价单位,普通士兵月饷拿到八元的有几家,整个北方北洋是最高的,六元每月,可实际到手只有二元四角,打倒自己容易啊,国民政府拿什么发薪水给这些士兵,税收。

    现在的王振宇集团实际上中华开发总公司,三大银行,青年军共同组成的,要么一并收拾了,否则牵一发动全身。

    果然,这个争论仅仅持续了不到二周就风平浪静了,胡汉民等人突然发现王振宇这个年仅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比他们想象的要底气足的多,根本就沒有在这场论战中露出半点惊慌失措的样子,甚至连只言片语都沒有,胡汉民甚至开始隐隐担心,自己一再挑战这个年轻人,会不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