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战云密布(二)(第1/3页)  回到民国当大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月20日深夜,一列列火车从安江火车站发车,一艘艘轮船从沅江大码头发船,四千多名被王振宇成功煽动起來,以拯救国家,建设新中华为己任的四千名青年军军官开始向各自的驻地进发,而在团一级军官统一配发的公文包里,由参谋部拟定的作战计划书就静静的躺在那里,等到公文包被打开,命令被取出的时候,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就要开始了。

    由于王振宇已经决定参加护国战争,所以蔡锷在整个云南护国军的作战方向上做了重大的调整,刘显世的黔军主力王文华,袁祖铭部并沒有按照历史上那样进入湘西和马继曾交手,而以一万五千人马是直扑重庆,而蔡锷的滇军共设立三个军,蔡锷,唐继尧,李烈钧任军长,其中蔡锷,李烈钧部合计一万八千多人直入四川。

    在王振宇这头猛虎发威之前,蔡锷以三万三千人马号称十万直入四川的声势是十分吓人,袁世凯一边向以英国公使朱尔典为首的公使团表示:“云南一地兵力匮乏,物资短缺,政府大军往之,不过旬月即可平之。”

    另一边则责任四川督军陈宦,整合川内诸军,全力剿灭蔡锷乱军。

    同时袁世凯并沒有忘记颁发恩旨,大封百官。

    1915年12月12日。

    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废民国年号,1916年起为“洪宪”元年。

    1915年12月15日,策令:(政府公报第1296号)

    黎元洪著册封武义亲王;

    1915年12月18日,申令:(政府公报第1299号)

    凡我旧侣及耆硕故人,均勿称臣。

    (旧侣为黎元洪、奕劻、载沣、世续、那桐、锡良、周馥);

    (耆硕为王闿运、马相伯);

    (故人为徐世昌、赵尔巽、李经羲、张謇);

    而对于远在湘西的王振宇,老袁也不忘加封湘桂巡阅使王振宇为一等侯,而其叔王隆中正在回乡祭祖的路上,也被老袁加封为一等公。

    “大帅啊,恭喜大帅,贺喜大帅,老袁封了您一个一等侯,您叔则是一等公”即将出任湘桂护国军副司令的张学济拿着北京的电报跑进参谋部开王振宇的玩笑。

    关于护国军的编制问題,赵恒惕曾代表王振宇和蔡锷达成了一个一致意见,并最终确定了一个方案,即蔡锷所部称护国军,而王振宇部沿用青年军的番号不变,在两军之间设立联络官,赵恒惕就是青年军的联络官,同时在两军之上设立讨袁大元帅一职,共推孙中山为正元帅,岑春煊为副元帅,梁启超为秘书长,滇军的联络官为顾品珍。

    实际上无论是蔡锷还是王振宇心里都明白,大家不过是合作打老袁,谁也别想指挥谁,至于孙中山这个正帅和岑春煊这个副帅则一个在香港,上海游走,一个窝在家里足不出户,这也算是民国一大奇景了。

    12月26日深夜,王振宇在拖延了几天后,正式回电北京方面,拒绝接受一等侯的爵位,顺带连叔父王隆中的那个一等公也敬谢不敏了。

    接着12月27日,王振宇通电全国:“王某少不好学,读书甚少,却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理,而袁贼世凯世代官宦子弟,饱读圣贤之书,前夺权于妇孺之手,后窃国于今日,原本以为其居总统之高位,当以天下苍生为己任,革新吏治,兴我中华,不成想此子狼子野心,一心复辟帝制,今时今日,王某既舔居中华民国湘桂巡阅使之职,自然当为民国奋战到底,不惜此身,王某不才,值此春秋板荡,民国倾覆之际,为天下苍生计,为民主共和计,当起湘桂热血男儿十万,策马扬镳,直入京师,为国民铲除袁贼,再造共和!”

    相对于蔡锷的讨袁电文的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这份由王振宇亲笔起草的电文简直就是狗屁不通,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