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9章 未雨绸缪(四)(第1/3页)  回到民国当大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马西成说到这里,又翻了翻文件夹,继续道:“另外推荐两款日本的山炮,设计的效果很好,一个是明治41式,口径75毫米,总重量725公斤,炮全长4.32米,炮宽度1.2米,炮管长度1.32米(18倍径),操作人数10人,最大射击仰角-8~25度,最大发射速率10发/分钟,炮弹初速360米/秒,最大射程6300米,配用弹种通常弹(榴弹)、榴散弹、穿甲弹、破甲弹、白磷弹,根据我们的情报,日军对这门炮的使用是联队级配置,设一个专门的中队,配置四门,另外每门炮配置六匹骡马。

    另一个则是150毫米12倍径榴弹炮(仿日本明治38式),炮身长1800毫米,炮架为双轮单脚式,炮闩不明.行列全重1850公斤,用六马挽曳,配备榴弹及破甲榴弹,分一,二,三号装药,初速为275,200,150米/秒,最大射程5900米.这种炮我们通过上海的关系搞到了一门,在试射场实验了一下,用于攻坚还是非常不错的,一般的城墙几乎一炮就能轰垮,这两款炮均可仿制,但是我的建议是根据这两款日本炮设计两款属于我们的炮,以适应我军使用的需要。”

    马西成喝了口水,进入自己发言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大帅,还有在座诸位,提升我军的火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原來属于师级的火力配置降到团级,而对师一级的火力重新进行配置,昨晚我们加班到深夜,和万部长他们合计之后的结论是团一级的迫击炮全部划拨给营连一级,而在排一级配属掷弹筒和少量迫击炮,而在原來师属的75毫米14倍径克山炮全部配属到团,每个团统一为十门,单单就数量來说,我们就已经压倒日军联队,同时为了保证团属火力的射程,我建议团一级再配备29倍山炮五门,至于师一级则按照三十门仿造和升级41式炮的新炮和十门新款榴弹炮,师级火力的列装相对要慢的多,而且我们要培训足够多的合格炮兵和炮兵观测员绝对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同时我请大家注意,一旦进行如此规模的列装,整个陆军的经费都会毫不客气的朝着炮兵身上倾斜,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个炮弹和炮管本身就是吃钱的,而原定的步兵武器,我们只能继续沿用汉阳造,唯一能做的,就是吸取汉阳造的缺陷,对目前的汉阳造进行返厂加工,减少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而后续配备的步枪也大抵是按照这个來设计和生产,而在机枪方面,我们也只能通过加大轻机枪的生产数量來弥补重机枪的不足,毕竟一挺重机枪太贵了,大约要2万华元,我的汇报做完了,谢谢大家。”

    沒有人鼓掌,所有的人都被这个火力升级计划给震惊了,这要是真的,那么以后打仗还有什么可打的,一顿重炮乱轰,步兵散步过去接收阵地就是了,这种火力配置别说是北洋军,恐怕就是目前亚洲第一强军日本來了也扛不住啊,太牛了。

    万耀煌看着大家发傻的样子心里就乐了,他站起來道:“刚才马部长还有一点沒说道,我补充一下,如果按照这个新的配置來武装我们的青年军,那么目前的师和团一级都需要补充大量的运输人员,这样一來,原來计划依靠民夫协同作战就变得不现实了,也很容易出状况,混入奸细什么的可就不得了了,所以我觉得目前的师和团级人员也要扩充,总的來说,每个师要从现在的一万六千多人扩充到二万或者二万二千人,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火力发挥到最大的威力,毕竟如果弹药供给不上的话,那这些重武器就只能当摆设了,而且一旦如此配置,我们的军队对于交通条件的依赖程度会比北洋军更严重。”

    大家又是一阵交头接耳,很显然,无论是马西成还是万耀煌对于王振宇的这个建军思路都不太认可,尤其是在目前安江花费了巨资,又是修铁路又是办工业,却只有投入沒有产出的情况下,这些高层已经认为大帅走到洋务运动的误区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