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5章 皇族末日(三)(第2/3页)  回到民国当大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才内阁仅仅支撑到了1914年2月,而现在有了王振宇为首的湘桂地方武装力量支持的他,理论上应该可以支撑得更久,但是历史偏偏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正是因为有了王振宇这些家乡子弟兵的支持,让熊希龄这个总理感觉自己的底气足了十分,对于老袁一些命令,熊希龄敢于公开抗拒,而对于北洋系段祺瑞等人咄咄逼人的举动更是针锋相对,如此一來,这个被自诩为人才内阁的熊希龄政府也就开始摇摇欲坠起來,袁世凯是不会允许在他这个大总统的头上出现一个强势总理的,哪怕是和自己相交多年的熊希龄亦是不可,,。

    “任公啊,我已经收到风声,老袁打算撤换我这个总理了,你这个司法总长有沒有什么打算。”熊希龄端着酒杯微笑的看着梁启超。

    梁启超则十分淡定的夹了口菜吃进嘴里:“这北京的涮羊肉我是白吃不厌啊,我记得自己头回吃这个菜还是在光绪年间,我和康南海他们被先帝召见之后,到东來顺吃了一回,现在想想差不多二十年了。”

    熊希龄对梁启超还是很熟悉的,他自饮一杯,当着蔡锷和王振宇的面问道:“任公,这里都是自己人,松坡是你的学生,文正是我的小老乡,你若是想到什么,大可说出來,无妨。”

    梁启超呵呵一笑,放下筷子道:“其实也沒什么好说的,老袁打的主意熊老想必也看出來了,无非就是恢复帝制,我梁启超当初也是保皇党一员,现在想想,这大清就该亡,他若不亡天理不容。”

    说完梁启超又自顾自的吃了片涮羊肉,王振宇对于这位在清末民初政治,文化领域留下深刻足迹的巨匠很是感兴趣,自然是全神贯注等着听梁启超接下來的高论了。

    “差不多二十年前,我们这些人还是进京赶考的进士,我们鼓捣变法,并非是要推翻朝廷,而是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当时的大清依然是内外交困,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了,王公大臣地位尊崇,高高在上,却沒有一个有意思來挽救这个大清,他们更多的是怎么把大清这个金山往自己家里头搬,别的不说,就说当时取代恭亲王执掌军机的庆亲王,哦,就是这几天满府被人活埋的那个,你当他看不清局面,你当他不知道大清上上下下皆贪,莫说是他,就是慈禧那个老女人对这些个烂事都是一清二楚的,可他们就是不乐意变法,为什么,都盘算着自己手里那点小利益,所以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大清的贵族,他们都是附在大清身上的吸血虫,现在好了,革命了,当初变法所要的不过是放弃一点点利益,割一点点肉,给民众些许希望而已,可这帮既得利益者不肯给,如今呢,革命了,他们连命都要交出來,你们沒看见如今那些前清的皇族啊,都惶惶不可终日,都谋划着往租界躲呢。”

    熊希龄点点头道:“我可是听说了,有人在天津找到了庆亲王父子的尸体,就等着人去确认了,昔日亿万家财又如何,到了也不过是皮囊一副,草席一张啊。”

    梁启超这时端起酒杯笑道:“扯远了,但是以史为鉴,如今的北洋虽然是初掌国政,但是大清的积习积弊却是一样不少的继承了,贪污的,受贿的,拥兵自重的,割据一方的,那是一样都不缺,除了手下那十几万军队,老袁还有什么,如果说老袁肯锐意进取,兼容并蓄,革新政治,这局面还尚有可为,可老袁毕竟是老了,他沒当年那份心思和精力了,他打得算盘就是利用北洋來控制天下,再利用帝制來控制北洋,我梁启超就敢说,这恢复帝制肯定是一个臭棋,不但不会让北洋一系焕发活力,还会加速北洋的衰败,更为重要的是,孙文那些革命党人还会借此良机卷土重來,不信啊,我们拭目以待。”

    蔡锷有些不相信道:“老师,这些日子我倒是经常见到大总统,沒见着大总统有复辟的心思啊,而且现在的北洋也不是铁板一块,冯国璋就霸着东南不肯撒手,老袁这个时候还敢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