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八三章 何去何从(第1/3页)  傲气凛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年初一的广州城,人流如织,喜气洋洋,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鳞次栉比的商铺洋行依然繁荣,手捧鲜花的姑娘和衣冠楚楚的男青年喜笑颜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夹杂着依稀可闻的粤曲,除了大街上巡逻的官兵和休假的军人随处可见之外,所有的一切似乎与往年的春节没什么两样。

    位于珠江南岸的大元帅府,里里外外装饰一新。

    欧式门庭外,精心搭建的彩门插满了缤纷的鲜花,身穿崭新军装、戴上白手套的卫兵整齐排列,巍然肃穆,西装革履的士绅和威风凛凛的军中将校络绎到来,参加大元帅府的新年恳谈会。

    宽阔的一楼大厅中央,摆上一长溜桌子,洁白的桌布上全是琳琅满目的精美西点、时令瓜果和中外名酒。衣着整齐的年轻侍者,穿梭于三三两两的名流之间,大声的寒暄和低声的谈笑,伴随美酒的芬芳四处飘洒。

    二楼豪华雅致的会客厅里,却是另外一番情景,陈炯明、汪精卫、胡汉民、邓铿、李烈钧等十余名革命党军政要员肃立一片,不敢与盛怒之下的孙大元帅对视一眼。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驻守大余、龙南县城的黔军第一师被包围了三天才传来消息?为什么顾品珍和范石生突然带走五千滇军将士?还有那个广西蛮子沈鸿英,他凭什么突然赶走李济深部,悍然占领梧州?你们……你们……”

    元帅府秘书长马君武硬着头皮上前半步,劝慰道:“先生请息怒,之所以发生这么多事情,完全是占领赣南的川军突然向我们发难的结果,之前谁也没料到,一向同情革命的川军敢于直接与我们为敌。”

    邓铿随即开解道:

    “情况确实是这样,川军第四军开进赣南以来,一直没有与我军发生冲突,王文华将军率领的黔军第一师。也严格遵循元帅府的命令,先后放弃了南康、信丰。一让再让,最后退到了粤赣交界地区的大余和龙南。

    “川军第十、第十二师进入南康和信丰县城之后,丝毫也没有继续南下的迹象,让我们产生了错觉……顾品珍、范石生两位将军率部离开乳源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一来他们已经断粮断饷三个月了,二来他们担心受到桂军司令沈鸿英的攻击......”

    “不排除唐继尧派人秘密联络顾品珍,顾品珍麾下四千多官兵都是离乡日久的云南人,在粮饷没有保障、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选择离开清远。取道湖南回家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此前一直没有说话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冷冷地来这么一下,听起来没什么,但细细一琢磨,就知道他话语里潜在的意思——主要责任在大元帅府身上。

    孙中山被这么一呛,只能压抑心中的怒火。对拥兵自重、排除异己的粤军各部更加失望,可不管他如何愤怒、如何失望,都无法改变革命军各部占地为王、阳奉阴违的现实。从王文华和何应钦率领的黔军第一师被包围、顾品珍和范石生率领的滇军第一师被逼走这两件事来看。他这个大元帅已经被架空了。

    满堂一片沉默,气氛凝重而尴尬,最后还是海军总长程璧光出来打圆场:

    “其他问题先放一边吧,当务之急是尽快为黔军第一师解困......我个人认为。以川军第四军近四万官兵的强大实力,早就应该拿下了大余、龙南了。既然他们选择围而不打,估计不愿意把事情做绝,纵观川军总司令萧益民历年来的指挥风格,他大多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去谋取最大的战果,从不滥杀,这一优点还是有口皆碑的。”

    众人频频点头,连声附和,这个时候谁也没有心情再痛骂萧益民和叛变革命的唐继尧了,正好在楼下负责接待事务的内务次长杨庶堪匆匆到来,大家相视一眼,迅速让出条道站到一边想看看发生了什么。

    杨庶堪四下望了望,还是如实禀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