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 章(第1/4页)  不再是穷人!富人108个习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招还真管用,派出去的管理人员陆续回来后,很快就使公司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管理的道路。

    当公司走上正规化后,长期呕心沥血的陶华碧终于感到心真的有些累了。每当看到同龄的老太太们坐在树荫下,抱着孙子相互拉着家常,她就羡慕得不得了,恨不得马上加入她们的行列。有一天晚上,她情不自禁地拿着一个小凳子,走到了老太太们中间。她们看见她来了,顿时就把话题转到了她身上,问她:“你赚了那么多钱,几辈子都花不完,还这样拼命干什么?”陶华碧一听,顿时愣了,真的不知该如何回答。那天回家后,她躺在床上仍在思考这一问题,几乎彻夜未眠。第二天,正赶上公司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按着会前的安排,作为董事长的她要给员工们讲一讲当前的经济形式,如何应对“入世”后的挑战,然后具体工作指标由副总经理下达。会前,长子李贵山就为她拟了一份讲话稿,一遍遍地读给她听。她的记忆力非常好,听了几遍后就能几乎一字不拉地背下来。但在会上讲话时,她突然想起昨夜那些老太太向她提出的问题。她心里忍不住一阵感慨,马上转换话题说:“昨晚,几个老太太问我:‘你有那么多钱,还拼命干什么?’我想了一宿,也没有想出个结果来。看到你们,我现在有了答案:企业我带不走,品牌我也带不走。毛主席说过,未来是你们的。我一想呀,我这么拼命,原来是在给你们打工哩!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为了你们自己,你们更要好好干呀!”听到这,所有人都一愣,掌声随即响彻起来……

    感情,感情就是凝聚力,感情有时甚至就是生产力!凭着最朴素的感情,凭着企业家最精明的直觉,陶华碧悟出了这种道理。她乐了,也开心地笑了:原来,“老干妈”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地做好做大,就是全凭着感情的凝聚力;原来,最初的那套土得掉渣的关心每个员工的原始的规章制度,哪怕企业如今现代化了,依然是“安身立命”之本啊!

    2001年初,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陶华碧准备再建一处厂房。当时,公司大部分资金都压在原材料上,她便准备向政府贷一部分款。南明区委很重视,立即协调建行给她贷款;协调好了后,区委办给她打来电话,让她到区委洽谈此事。她很高兴地带上王海峰和会计来到区委,乘电梯上到区长办公室所在的3楼。因为电梯很旧,门已经坏了,陶华碧走出电梯时,一不小心被电梯门挂住了衣服,她一下子跌倒在地。陶华碧爬起来后,两个随行人员以为她要发恼,谁知她却说:“你们看,政府也很困难,电梯都这么烂,我们不贷了。”随行人员对她在这一瞬间就做出的这个重大的决定感到十分惊讶,还以为她是在开玩笑。她不禁叹了一口气,说:“贷款,就是向政府借钱,给国家添麻烦。真不贷了,我们回去。”这件事,很快就被看到、听到的人“泄露”,传播开了。传来传去,政府官员和许多企业家却并不把这看作笑话,反而说:“‘老干妈’真是通情达理,跟这样最讲感情的人打jiāo道,才放心!”从此,陶华碧和她的公司办起事来,更是通达。因为,“最讲感情”的她又拥有了“诚信”这块金字招牌。

    有了这样好的信誉,陶华碧好不惬意。办起事来从来风风火火的她,更是自信,特立独行。有一次,一位香港客商来“老干妈”公司考察,他对陶华碧十分敬佩,拿出自己的名片想和她jiāo换。没想到,陶华碧微微一笑,说:“对不起,我不用名片。”那位客商很是吃惊,接着感叹起来:“您是我见过的惟一没有名片的董事长。”陶华碧一笑作答,她自信地想:全国各地,能吃辣椒的人有几个没吃过“老干妈麻辣酱”呢?“老干妈”不就是最好的名片吗?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老干妈”的品牌广为人知。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商品好了,假冒的就出来了。一时间,全国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