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 章(第1/4页)  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过其他途径比如在网上投简历、看当地的报纸上的招聘信息。于是我们先对自己的简历做了一些小小的修改,在网上也发了不少。下午出门买报纸浏览招聘信息。……依然是忙碌没有什么收获的一天,但是我跟同学都很期待,大概像播种之后等待收获一样。

    第三天我们又来到了那家人才市场,大部分的招聘单位已经更新了,但是各家单位的要求依然跟以前差不多,尤其是适合中文专业的依然要求是女xìng。不要求xìng别的要求户口,不要求户口的要求专业或者工作经验等等。寻觅一天后,我又投出可怜的三份简历。

    晚上回去后极度失落,一天天地就这么在外边奔波,却一点点收获都没有。我开始抱怨用人单位的苛刻,故意设置门槛,简直是不给大学生出路。要是所有的单位都招聘有经验人员的话,那么应届大学生就集体找不到工作了;再说,谁都是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开始的,总得有这么一个过程呀!

    接下来的几天,同学决定报考当地的公务员考试,忙着复习功课,我看书或者是上网发发简历,一边等着消息。

    终于一天有个广告公司打来电话通知我去面试。

    当时我很兴奋。第二天我到达广告公司的时候,门口已经有几个人在排队等候了。我知道他们都是我的竞争对手。轮到我的时候,我先做了个深呼吸,提醒自己要镇静。面试人员泛泛地问了我一些基本的情况,还问我在学校是否有过文案或者成功的策划案例,我老实地回答说“没有”。

    看出他们的不乐意,我马上补充说,“虽然我的经验不足,但是我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会有进步的。”

    面试人员惋惜地告诉我,“说实话,我们也很看好你的发展潜力,但是要最后决定招不招应届毕业生的话,我们还得回去再做商量。”

    我尽力地为自己争取,因为我知道机会对我来说实在很难得。我说:“没有经验是我的不足,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是我的长处。因为没有固定的模式来束缚我,我可能有更多的新鲜想法、创意。”

    面试人员说,“你说的道理其实我们都清楚,但是我们如果把你招到公司的话,需要花费时间和财力来培养你。你能长期在公司做那还可以,而你一旦走人的话,就是我们的损失,我们就相当于为别人培养了人才。所以现在公司招聘的话一般喜欢要那种招进来就能干活的人……我们回去再商量一下吧,能通过的话我们就会通知你的。”

    这一等又是一个星期,终于他们打来电话的时候通知我却说十分抱歉,他们经过研究决定还是录用有经验的人,暂时不考虑应届生。虽然感觉我很优秀,但他们有他们的难处,希望我能谅解。这个我当时惟一的希望也破灭了。那个时刻真的是万念俱灰。两个星期以来的所有的种种经历和遭遇一起涌上心头,那个时候真想大哭一场呀!

    以后的日子真的不想再去人才市场了,说实话是心底的抵触和害怕,不想再让别人一遍遍地问我“是应届生吗?”“有经验吗?”我一次次地重复我怯懦地回答……

    这段时间以来我有太多的感受,从开始我跟同学一起跑人才市场,到后来我自己去,自己在陌生环境里坐车去面试,遇到挫折后自己走在陌生的大街上,真的是很累,晚上回去睡觉的时候脚趾头都是肿的。

    变化最大的是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到宁波的经历是这样的艰辛,还以为自己给人看个简历就能轻松通过呢。尤其是觉得在南方人才市场应该更注重能力,不会这么计较经验问题,但是结果却不是这个样子。有时间的时候我也跟同学一起议论、发牢骚,抱怨这个社会不公平,尤其是对待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人为地设置各种门槛,xìng别、专业、工作经验和户口……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