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7 章(第1/5页)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周恩来总理在信中,还对尼赫鲁关于“恢复1962 年9 月8 日前存在于中

    印边界全线的局面”的观点,给予了驳斥,指出这是同扭转目前的局势和恢

    复中印友好关系的目的背道而驰的。他说:“我不愿意恢复旧的争论。但是,

    既然谈到所谓1962 年9 月8 日以前的中印边界状况,我就不能不指出,这种

    状况是不公正的,它孕育着边境冲突,它是不应该恢复的。对东段而言,我

    相信,印度政府一定掌握1914 年关于所谓麦克马洪线的原图。根据这张图,

    所谓麦克马洪线的西端起点。分明是在北纬27 度44.6 分。可是,印度政府

    硬说是在北纬27 度48 分,并且以此为理由,不仅拒不撤走在线北克节朗河

    地区的印度军队,而且积极部署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要把守卫着这个地区的

    中国边防部队‘清除掉’。这就是9 月8 日以前中印边界东段的状况,中国

    政府怎么能够同意恢复这样的状况呢?就西段而言,阿克赛钦地区从来就在

    中国管辖之下。早在1950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通过这里从新疆进入西藏

    阿里的。从1956 年至1957 年,中国政府又通过这里修筑了工程浩大的新藏

    公路。可是,印度政府硬说,只是到了1957 年中国方面才到了这个地区,并

    且以此为借口,从1961 年起,使用武力片面改变西段边界状况,侵占了1959

    年实际控制线以东的大片中国领土,建立了四十多个军事据点。这就是9 月

    8 日以前中印边界西段的状况,中国政府怎么能够同意恢复这样的状况

    呢?”并且指出:“三项建议对双方来说,是对等的而不是片面的,是平等

    的而不是屈服的,是互让的而不是强加于人的,是互相尊重的而不是欺凌一

    方的,是友好协商的而不是武断专横的。但是,印度政府却向中国政府提出

    了只适宜于强迫战败者接受的屈辱条件。总理阁下,我们两个国家都是主权

    国家,任何一方都不能把自己的片面要求强加于另一方。印度有自尊,中国

    也有自尊,正是从维护中印双方的这种自尊出发,中国政府才提出了10 月

    24 日的三项建议。我诚挚地呼吁阁下再一次考虑这三项建议,并且作出积极

    的响应”①。

    中国政府三项建议和周恩来总理给尼赫鲁总理的信,又一次表明了中国

    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诚意。三项建议是中国政府给予印度政府的一个回

    旋余地,希望尼赫鲁政府能够从中国边防部队的自卫反击行动中明白:中国

    的克制忍让是有限度的,靠诉诸武力解决边界争端是徒劳的,接受中国和谈

    建议、通过谈判公平合理地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才是印度政府应持的态度。

    11 月8 日,尼赫鲁在印度下院发表讲话时说:“印度仍然坚持双方撤到

    9 月8 日(1962 年)以前的位置然后才举行会谈的建议”。9 日尼赫鲁又在

    联邦院发表了同样拒绝和平谈判的讲话。 14 日,尼赫鲁总理写信给周恩来

    总理,再次拒绝了中国政府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而提出的三项建议。

    中国的立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欢迎和赞扬,国际舆论积极支持中国的和

    平外jiāo政策,普遍反映“中国的建议是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重要步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