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4 章(第1/5页)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驻焉耆(师部及第十

    六团、第十七团)、库尔勒(第十八团大部)、轮台(第十八团第二

    营)等地。第六师骑兵团于1950 年1 月6 日由敦煌进驻若羌。第五师

    独立团于3 月3 日进驻且末,第五师另一个独立团进驻阿勒泰。第二

    军工兵团进驻博乐,军教导团、pào兵团于1950 年3 月下旬至4 月中旬

    陆续到达喀什。第四师第十一团一部于3 月进驻中巴、中印之隘口巴

    扎大拉;第五师第十五团一部进驻通往印度之要点赛图拉。

    进军新疆是一场艰苦的战略行动。沿途要经过渺无人烟的戈壁荒

    原,翻越高耸入云的雪山峻岭,穿过“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所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为表彰第十五团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胜利

    进军,彭德怀、习仲勋通电嘉勉,称他们“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纪录”。

    第一兵团约6 万人,历时半年之久,行程3000 余公里,圆满地完成了进军新

    疆的任务。其中,主力部队则在两个多月内,先后解放南北疆各重要城镇,

    平息了guó mín dǎng反动势力的多处叛乱,控制了全疆形势。向新疆的胜利进军,

    标志着历代剥削阶级在新疆的反动统治的彻底覆灭。从此,生活在165 万平

    方公里土地上的400 万各族人民,开始了当家作主、团结协力建设新疆的新

    生活。

    南疆地区位于祖国最西部,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六国接壤,边界线全长3061 公里。

    南疆军区所辖中印边界包括新疆和田地区和西藏阿里地区与印度接壤的

    边界,即中印边界西、中段,全长1050 公里。中印中段边界全在西藏阿里境

    内,长约450 公里。中印西段边界是指中国与印度控制区的拉达克接壤的边

    界,长约600 公里,地跨新疆、西藏两自治区。其中,自喀喇昆仑山口至空

    喀山口为新疆段,长约200 公里;自空喀山口至西藏阿里与印度喜马偕尔邦

    和克什米尔jiāo界处的6795 高地,为西藏阿里段,长约450 公里。

    自中国清朝开始,喀喇昆仑山便成了中印两国之间的传统习惯线。在这

    条传统习惯线北部和东部的广大地区历来属中国政府管辖,这一点从中国出

    版的大量地图、行政管辖和其他历史史实中都可得到确实证明。

    1782 年(乾隆47 年)《钦定皇舆西域图志》载:“是于田固在南山之

    北,葱岭之东,南道所经之国,证以今时形势,确无可疑。”从这个“图志”

    中的舆图来看,“南山”即今之喀喇昆仑山。1809 年(嘉庆14 年)《西陲

    总结事略》和1821 年(道光元年)《钦定新疆识略》的和田图,都将和田南

    界画在喀拉喀什河的源头喀喇昆仑山脉。

    1892 年(光绪18 年)新疆一个主簿官李源■奉命勘察了南疆边界。他

    在同年《议中外界限并地名异同上总理衙门》一文中写道:“界线似应在昌

    器利满(注:即昌格隆格巴尔马拉山口)、卡拉胡鲁木(注:即喀喇昆仑山

    口)、星峡、红孜纳甫(注,即红其拉甫)、明铁盖、克里克阿格吉隆各达

    坂最高顶上,以固边圉,而断葛藤。盖各达坂均系葱岭正干,水分南北,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