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6 章(第2/4页)  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展开激战。

    1938年10月30日,日军大本营发布公告,承认第101师团师团长伊东中将在中国江南前线指挥作战时,被中国军队击伤,现在恢复良好云云。10月31 日,日本《每日新闻》刊登了前线特派员的报道,证实这位武勋卓著的中将是在9月28日指挥所部攻打xx高地时,遭到中国军队山pào还击而负伤的。当时,一发pào弹在他前方十米山坡的反斜面处bàozhà,将其击伤。这位中将重伤倒地,经前线医护急救后,于10月1日送入野战医院。最危险的伤害是这发pào弹的一块弹片从伊东的右侧下颌穿入其头部。说起来伊东相当幸运,因为这块弹片恰好从他的血管和神经之间穿过,没有造成致命伤。但这一pào也着实让这位师团长吃尽苦头,直到报道发表的时候,依然躺在医院中。

    伊东所部第101师团,从番号看是100开头的特设师团(征集预备役部队组建的师团)。但它与其他特设师团不同,其人员实际是东京第一师团的预备人员,属于地地道道的关东军老兵,所以战斗力很强,一直被日军作为主力使用。从淞沪战役开始,和中国军队颇打过几次硬仗,死伤惨重。以它的核心部队第101联队而言,三个大队长中,第一大队长高见顺三郎、第二大队长卯野二郎先后战死,第三大队长川崎秀一负伤。第一任联队长加纳治雄在上海阵亡后,第二任联队长饭国五郎也在庐山被击毙。战况之激烈,可见一斑。

    说起来,饭和加纳最后都授予了少将军衔,打完了少将打中将不是很正常吗,怎么伊东负伤还叫做中彩呢?

    实在是因为他挨的这一pào太离奇了。

    当时在隘口和伊东师团对战的,是中国军队第25军的两个师,论装备和训练本来不是101师团的对手,但中国军队巧妙地利用了当地庐山山地的险峻地形,以逸待劳,将日军死死挡在德安外围,使它苦战十几天无法取得进展。双方堪称棋逢对手。

    以儒将著称的伊东,碰上了怎样一个对手呢?

    伊东此战的对手,中国陆军第25军军长王敬久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从履历看,王敬久是江苏人,学生出身,入黄埔军校为第一期毕业生,指挥德械师,深受蒋介石的信任,是早早封侯拜相的年轻将领。这个履历很容易让人产生公瑾当年的感慨,当时也真有多位小姐对其憧憬万分,专门赶去要嫁的事情。而不幸这位王将军实际是个地地道道的粗胚,生得五孔朝天、其貌不扬不说,还举止粗俗、满口脏话、毫无礼貌,吃饭喜欢蹲在地上吃,开会喜欢蹲在椅子上开。几位要嫁的小姐看到这位将军要么一见面就花容失色,宁可进戴笠的集中营也不嫁,要么嫁了以后大喊退票,落荒而逃。连他的部下也以军容不整著称,比如他手下最得意的冷欣师长,就以在日本投降仪式上大挖鼻孔而上了新闻。

    记抗战中日军的钢盔(10)

    要说对上这样的对手,儒将伊东肯定心里觉得窝囊。

    然而,就这两个粗胚,却偏偏颇会打仗。八一三上海战事起,率87师直捣日租界的,就是王敬久。这一次,1938年8月20日,101师团开始进攻,冷欣一个师在星子和伊东恶斗了七天七夜,直到工事全毁才撤退到隘口二线阵地。

    而这个隘口,王敬久亲自坐镇,伊东政喜一打就是一个月,第101师团伤亡惨重,硬是拿不下来。

    所以,焦急的伊东才会上前线亲自观察中国军队的布防,试图找出破绽。

    不过,伊东是个很谨慎的将领儒将嘛,所以,他并没有直奔一线阵地,而是选择了阵地侧方的一个高地,来观察双方的战斗情况。当时双方正在进行激烈的pào战,这里应该是一个安全的所在。

    然而,一个戏剧xìng的场面发生了。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