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5 章(第1/5页)  宋任穷回忆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群众的抗日积极xìng和根据地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秀峰同志十分重视和善

    于团结、吸收知识分子参加抗战。冀南教育界的著名人士有不少就是在秀峰

    同志的直接帮助下积极投身抗日的。通过他们又团结、吸引了一大批青年知

    识分子参加抗日队伍。为了训练知识分子和为根据地培养干部,经中共中央

    北方局批准,于1938年8月成立以秀峰同志为院长的抗战学院。他亲自讲授

    辩证唯物论。学院办了两期,每期三个月,共训练了2,700余人。学员多是

    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毕业后充实到根据地党、政、军和群众团体各部门,成

    为抗日的骨干力量。

    秀峰同志为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配合八路军前方作战,倾注了许多心

    血,在领导群众破路,拆城拆寨拆堡,空舍清野,征集救国公粮,动员军装

    鞋袜,组织自卫队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部队打到哪里,后勤保障工作

    就跟到哪里。  1939年2月,行署颁布破路训令,发动群众和军队把所有大

    车路一律挖成深沟,掘出之土培于沟上两岸,既能阻挠敌人机动车辆的窜犯,

    又便于我军民利用深沟与敌周旋,开展游击战争,群众称之为平原地区的“人

    造山川”。仅7月间冀南就破坏敌人苦心经营的汽车路达21,900公里,对

    我坚持敌后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秀峰同志严格贯彻毛主席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一文中提出的各

    项指示。在根据地政府的人员分配上坚持“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

    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大体上各占三分之一。在精兵简政方面,他作

    出了突出成绩。由他主持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采取坚决措施,裁减人员48

    %,节省经费46%。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载文赞扬“晋冀鲁豫边区政府

    认真、周密、彻底地执行了中央的指示,取得了边区精兵简政的经验,足供

    各根据地借镜和效法。”毛主席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也称赞“晋

    冀鲁豫边区的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抓得很紧,做出了精兵简政的模范例

    子。”

    秀峰同志执行党的政策,一贯坚决果断,雷厉风行,严格认真,一丝不

    苟,事先有布置,事后有检查,并且时时处处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工作人

    员共同贯彻执行,使党的政策很快变成广大群众的实践。

    克己奉公,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

    疾恶如仇,对犯罪分子执法如山

    秀峰同志一生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一心一意做人

    民公仆。他的高尚品德,一直为大家公认,受到jiāo口称赞。在抗日战争最艰

    难困苦的年代里,秀峰同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和根据地的干部一起

    ----------------------- 页面 201-----------------------

    节衣缩食,一再降低生活津贴标准。行署成立前,县级工作人员每月津贴为

    5至20元。行署成立后,降为5元。1939年7月1日,行署根据当时群众生

    活十分困难的情况,又再降为4元、3元、2元三级津贴制。一次,有一位工

    作人员抱怨吃不饱饭。秀峰同志对大家说:“这位同志的抱怨是不对的。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