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8 章(第1/5页)  宋任穷回忆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以上的干部和群众的规定,与我们前一段运动中

    的思想是比较合拍的。

    随着运动的进展,从得到的信息中我逐渐感到,中央有些领导同志对形

    势和农村阶级斗争现状的估计上有了变

    化。  1964年5月我到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会议讨论社会主义教育

    运动问题已不是去年讨论《后十条》时强调团结两个95%的那种气氛了。毛

    主席在会上说: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基层单位的领导权不在我们千里。刘少奇

    同志说:四不清不仅下面有根子,上面也有根子,而危险xìng在于上层。当

    时与会同志也都同意这样的估计。都作好了城市农村社教要搞4、5年的

    思想准备。中央工作会议之后,主席和少奇同

    志连续对社教运动作出指示,强调领导干部要下去蹲点,提

    出四清不只是经济方面的问题,而是经济、政治、思想、组织

    四个方面的问题统统要搞清。并要求省、地委集中搞一个县。

    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精神,东北地区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从7月开始全面

    展开。全区农村第一批进行系统社教的

    有12个县,另5个公社、4个大队。城市开展232个单位。

    各县成立工作团,公社成立工作队。工作团有省委领导同志

    任团长,东北局、省、市、县都抽调了大批干部组成万人工作团。我带

    东北局农委、财委的部分同志到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公社蹲点。马明方同志

    到沈阳五三厂、顾卓新同志到沈阳七二四厂蹲点,黄火青、吴德、强晓初同

    志也都到农村蹲点。9月18日中央发出《关于印发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

    一些具体政策舰定的修正草案的通知(简称第二个《后十条》)。这个第二

    个《后十条》对形势估计更加严重,认为“敌人拉拢腐蚀干部建立反革命的

    两面政权”是“敌人反对我们的主要形式”,“这次运动,是一次比土地改

    革运动更为广泛、更为复杂、更为深刻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强调有些地

    区还要进行民主革命的补课工作。这个文件改变了前一个《后十条》中依靠

    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规定,明确提出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要在扎根串

    连、调查研究以后,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可以依靠的就依靠,不能依靠的就

    不依靠,整个运动都由工作队领导。因此,运动一开始“左”的倾向就较为

    突出,运动中温度不断升高。9月1日以后中央连续转发了《关于一个大队

    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总结》(即《桃园经验》)、《关于社会主义教

    育运动夺权斗争的指示》和谢富治在沈阳冶炼厂蹲点的报告等文件,这些文

    ----------------------- 页面 176-----------------------

    件对促使运动向“左”发展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个时期,东北地区的

    “四清”运动搞得也比较“左”,各工作队(包括我蹲点的地方)把基层干

    部的问题看得都很重,把干部甩在了一边。

    年末,中央政治局召开工作会议后,中央发布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

    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二十三条》虽然提出

    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但当时我们对于这个提

    法还只是一般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