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6 章(第1/3页)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冈村宁次战后表现良好,蒋主席十分满意,日后会表示谢意的。

    难忘:1945.9.9(3)

    心有灵犀一点通,所谓表现良好,无需解释,冈村宁次心领神会。8月15日,朱德总司令命令冈村宁次及所属部队,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听候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纵队命令,向人民军队投降。8月16日,蒋介石电告冈村宁次,要他继续坚守岗位,并负责维持秩序,所有武器装备移jiāo给重庆中央军,决不可向其他军队移jiāo,遇到不法扰乱者,可作自卫反击。他面临两份电报,前思后想:guó mín dǎng军队远在四川、贵州,一时赶不到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太原等地接收,鞭长莫及;而八路军、新四军就在这些城市附近,接收的事本是唾

    手可得,关键的决定权就落在了冈村宁次手中。他左右权衡,认为蒋介石代表政府,听他的话,日后处理战犯就在他一句话,为了自己的利益,他选择了后者。于是,立即复电蒋介石,遵令执行。命令所属部队在原地等待重庆政府接收。guó mín dǎng在审理战犯时,无罪释放了冈村宁次,这就是蒋介石对冈村宁次的回报。

    冈村宁次草草浏览投降书,手握毛笔在投降书的文本上用中文签上“冈村宁次”四个字。

    从笔迹可以看出,他签字的手颤抖得厉害,一横一竖像蚯蚓似的弯弯曲曲。签完字,他从右边口袋中取出水晶石图章,在嘴边哈哈气,在签名旁盖了章,而后吩咐小林浅三郎将两份投降书递给对面的何应钦,还抬头向何应钦点点头。何应钦起身双手接过投降书,场内一阵骚动,美国顾问团麦克鲁将军和柏德诺将军气愤而又无奈的相视摇摇头,对何的举动深感不满,作为胜利者何应钦的举动丧失了威严。此时何应钦也意识到自己举止不妥,立即坐下提笔在文末的“陆军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后签了名。他握笔的手极不自然,笔画呆板。随后盖了章,留下一份,将另一份jiāo给萧毅肃送给冈村宁次。随后他又从皮包内取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的第一号命令及命令受领证,再转jiāo给冈村宁次。命令规定从9日起,取消冈村宁次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职务,10日起改称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联络部长官,总司令部改称为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部,处理日军投降一切善后事务,不得自行发布任何命令,各地区的日军司令部和司令官一律仿效以上变更名称。

    冈村宁次接过一号命令及命令受领证,在证上签名盖章,由小林浅三郎送jiāo何应钦。整个签降过程只有20分钟,9点20分,何应钦宣布受降结束。日军代表由王俊引导出场,乘车离开礼堂。此时,中日战争画上了句号,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正义力量的胜利。

    此时何应钦对着麦克风向全中国及全世界宣布:“我是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敬告全国同胞及全世界人民,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已于9月9日上午9时在南京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八年抗战艰苦奋斗的结果,这时东亚及全世界人类和平与繁荣从此开一新纪元。”站在一旁的鲍静安立即用英语重复一遍。接着,全体人员退场。这天中午,何应钦以陆军总司令部名义,在励志社(今南京中山东路307号)设宴招待盟军代表及中外记者,以示庆祝。据可靠人士透露,此活动事先并未安排,分析原因可能是何应钦为自己在受降时的不妥举止挽回影响而临时安排的。但是,纸包不住火,有些记者不领他的情,仍在报纸上披露了这件事。

    花开花落,沧海桑田,受降仪式至今已五十六年了,当年受降旧址现在仍保存完好。新中国建立后,这里作过华东军大、军事学院、南京军区的礼堂。几经修缮,比原来更加辉煌,更为壮观。礼堂前还修建了高大的má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