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2 章(第2/4页)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绩,你们入缅作战,将永垂青史。我希望你们为了正义的伟大事业,随时准备奉献一切。我作为美国军队的一名将军,能在这特殊的地方、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时间向中国士兵致敬,感到十二分的荣幸!”

    8月的印度,正是热浪滚滚,大地犹如被烧红的铅,处处灼人。士兵们手中的qiāng,简直就像一支被烧烫的铁棍,握着qiāng的铁把子,士兵们的手上被烫出了血泡。越是天热,史迪威对课目训练抓得越紧。他汗流浃背,亲自到训练场上,一会儿卧倒,为士兵们做shè击示范动作;一会儿持qiāng在地上爬行,为士兵做匍匐前进示范动作。有的动作难度较大,他不厌其烦地做了一遍又一遍,一直到士兵们理解会做为止。

    在训练中,史迪威也为一些事与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发生矛盾。他从美国调来400多名军官,想把他们分到各个团,代替中国军官。他的想法遭到郑洞国等中国军官的坚决反对。他们是害怕这支军队被美国人完全控制后,中国军官就无法指挥和控制,不利于以后的行动。史迪威为了防止各团军官吃空饷,把发放装备、军饷、粮食的大权全掌握在美国军官的手中,这也遭到郑洞国等人的极力反对。这些矛盾惹火了美国军官,有时发生严重的冲突,相互拔qiāng,那情形,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史迪威常为这些事情向蒋介石告状,但得到的回答是:中国军队不是绵羊。

    史迪威几次告状无果,不再那么趾高气扬。

    由于时常争吵,影响了整训计划的实施。一直拖到1943年的1月,整训计划才结束。

    重返缅北(1)

    反攻缅甸的仗怎么打?这个问题一直缠绕在史迪威的脑中,他思前想后,觉得打仗靠后勤,修路太重要。印度至缅甸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打仗的军需物资送不上去,没有军需物资作后盾,反攻缅甸就无从谈起。于是,他决定先修筑一条中印公路。

    1月27日,两支队伍从训练基地兰姆伽出发,一支是美军工程兵部队,另一支是掩护美军工程兵筑路的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之一一四团。他们坐卡车,乘轮船,颠簸了一个多月,

    来到雷多。这里到缅甸没有路,也没有河流。史迪威打算从这里修一条通向缅北的公路。修这条公路必须经过隘路森林,森林里有低凹的沼泽,也有凸起的小山包,大象及各种野兽出没。到了这里,他们就像走进了动物园。这些野生的动物第一次见到人,开始表现得十分害怕,总是躲得远远的。后来,筑路需要经过它们的窝,将它们的窝毁了,它们便发了怒,每天都有数不清的野兽向筑路的部队袭击。中美军队的官兵们只好用机qiāng对付它们。谁知,这阵阵qiāng声引来了真正的敌人。他们修到胡康谷后,遭到日本小股部队的袭扰。负责施工的美军少将惠勒尔觉得一边修路,一边打仗不行,便向史迪威提出撤走修路人马。他的要求遭到了史迪威的痛斥,史迪威气愤之下,还用马靴踢了惠勒尔几脚。部队里官大一级压死人,惠勒尔无可奈何,只得继续带队修路。保护修路部队第三十八师一一四团要超前赶路,他们于3月9日越过丛林,来到唐卡家,刚刚安营扎寨,忽然见到成千上万的蝙蝠飞来,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先是从树上散开,然后由东向西,向部队住的四周袭来。动物搬家,必有异情。第一一四团的张团长有着军事动物学的知识,他凭着感觉,认为不远处有敌人,心中想到,看来明天定会有一场恶战。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惠勒尔将军,惠勒尔觉得他分析得有理。

    考虑到明天可能有敌情,惠勒尔睡不着,半夜里叫醒了张团长。和他商量说,部队驻扎在这里,便于敌人袭击。提出将部队移到对面的小山上,那里易守难攻,只要在山上架几挺机qiāng,就可以应付两千多敌人的进攻。张团长接受了他的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