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0 章(第1/4页)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个猝不及防。”

    各位指挥员都赞同杨司令的分析,纷纷起身,火速返回部队去了。

    散会后,杨成武立即抓起电话,向聂荣臻报告了战斗情况及所缴获的村的大衣。聂荣臻听到此处,立即对杨成武说:“部队要立即转移到银坊、司各庄一带隐蔽待命,有情况立即报告。”

    “知道了,我立即作出安排!”

    “好!”聂荣臻赞赏说,又jiāo代他说,“我就守在电话机旁,你们要密切注视日军动向,有情况立即汇报。”

    不出所料,当天夜里,地下党侦察参谋崔喜峰从涞源城送来情报:张家口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四个大队,共1500人,分乘90辆卡车,向涞源急驰。涞源城内彻夜不宁,日军到处抓夫,弄得鸡飞狗叫。

    接着,侦察参谋崔明贵又从易县发来情报,内容与崔喜峰的情报吻合,说敌人要沿村的进攻路线,经银坊到雁宿崖,寻找八路军主力,决一死战。

    杨成武阅罢情报,思索片刻后,拿起电话向聂荣臻汇报,要求再打一仗。

    聂荣臻问:“部队情绪怎样?”

    “很好!”杨成武信心十足地说,“刚打了胜仗,伤亡很小,士气鼓得足足的,正在银坊、司各庄一带休整。”话说到此,他怕聂荣臻不放心,追加一句说,“这一带地形我很熟悉,极似平型关,有利打伏击。”部队刚到那里,杨成武怎么就那么清楚那里的地形?

    “名将之花”凋谢(2)

    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杨成武多年养成个职业习惯。每到一地,总是首先摊开那五万分之一的军用挂图,仔细地看,认真地记,决不放过一条小沟,一棵树木,然后,便是马不停蹄,立即着手考察实地,让两者合而为一。举凡山川河流,村镇桥梁,针叶林、阔叶林,他均一一牢记心中。记得有一次,侦察员向他报告倒马关地形后,他问:“倒马关南面有一条水沟,你怎么没讲?”

    那参谋一拍脑袋,记起来了。他惊异地问:“首长,你是怎么知道的?”

    杨成武严肃地说:“这种事马虎不得,一沟一坎,均不能忽略,这关系到战争的胜败。”

    杨成武就是这样,所到之处,首先掌握准确地形,然后,考虑战斗部署时,脑子一转,作战方案就应运而生。

    杨成武在电话中向聂荣臻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后,聂荣臻略略思索片刻,回答说:“很好,彭真、贺龙、关向应正在这里开会,我们马上研究一下,再答复你。”

    杨成武大约等了五分钟后,聂荣臻就来电话:“成武啊,我们一致同意你的意见,赞成再打一仗。11月7日,是军区成立两周年,同时,又是十月革命22周年纪念日,我们准备召开纪念大会。你们打个大胜仗,是向大会最好的献礼。贺龙同志怕你兵力不够,已通知杨嘉瑞特务团,连夜开到你那里,还通知三五九旅六一五团开到涞源牵制敌人;孙参谋长已通知二分区、三分区、四分区部队,大约10个团兵力,赶到管头,归你统一指挥。我们吃、住在电话机旁,你有什么情况,随时可以打电话来。”

    杨成武放下电话,立即召开作战会议,研究战斗方案后,用电话向各团传达了战斗任务,动员大家打一个更大的歼灭仗。各团领导听说要打大仗,个个摩拳擦掌,跃跃yù试。

    这次率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出征作战的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现年52岁,早年毕业于陆军教导团,是由下级军官逐渐晋升的中将。他的巨大声誉来自他潜心研究战术。他曾撰写过《战争论》、《战争学》、《现代战术探讨》等,被日本军界称之为:人间少有,天上不多的战术名将。前任旅团长常冈宽治少将,一年前被王震的三五九旅击毙在邵家庄后,阿部则以蒙疆驻屯军总司令身份,顶替了他。日军旅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