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2 章(第1/4页)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劝他不要做一个留下千古骂名的逃跑将军。面对民众的谴责,张学良声泪俱下,诉说着自己的苦衷:“我是冤枉的,我们东北军自归南京政府领导后,军队的重大军事行动,包括作战训练等事宜,都要报请蒋委员长批准。在这件事上,我是听命中央的,我本人身不由己啊。如果中央批准我抵抗,我手中有步兵、空军、海军,实力比关东军强几倍,肯定不会让日本人占领沈阳、吉林、黑龙江的,更不会让日本人占领锦州,逼近山海关。请诸位谅解我的苦衷,我正在总结教训,给民众一个jiāo待。”

    为了给张学良一个下台阶的机会,代表们恳切地对他说:“张将军,既然你已知错,我们请你从现在起,拿出实际行动来改错,如果有明显的抗战行动,说明你有改错的决心,我们对你的诺言将拭目以待。”

    蒋介石要张学良负责华北的防务,又要他避免与日军冲突,以免扩大战事。而广大民众却要他积极抗战。这与蒋介石的要求很不一致,张学良为顺应民众的要求,将防守山海关的重任jiāo给了他的亲信第九旅旅长何柱国。他说:“民众要抗战,我也要收复东北失地,而蒋委员长却不让我们与日军发生冲突,这个矛盾不太好处理。但是,你无论如何要守住山海关,不让日军越雷池一步;又不能与日军面对面地打,以免扩大矛盾。具体的做法是否这样,”张学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何柱国,“你对日军要不卑不亢,妥善应付。对长城以外的敌人要采取敌视态度,对根据《辛丑条约》驻扎在山海关内秦皇岛的日军要区别看待……”

    张学良还没说完,何柱国便诉起苦来,他不迭声地说:“这我办不到,办不到的。这个矛盾我无法处理,既要守住山海关,又不能同日军发生冲突,既不能打,又不能和,也不能走。日本人能让我立足山海关吗?”

    张学良摇摇头说:“我知道你有困难,要想在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下当一名响当当的抗日军人,怎么会没有一点困难呢?办法总会有的,而且是人想出来的,这要靠你努力了。”

    何柱国望了望张学良,叹了口气。之后,为了加强山海关的防务,张学良下令成立了临永警备司令部,何柱国兼司令。辖区为临榆、抚宁、昌黎、迁安、芦龙五县和都山等地域,并将驻扎在这一地区的步兵第二十旅、骑兵第三旅、pào兵第七旅第十五团的pào兵营和工兵第七营等部,统一划归何柱国指挥。

    调整部署后,何柱国对坚守山海关的信心增加了许多。他根据山海关的地形,将近四个旅的兵力按梯次布置,一个团驻山海关警戒,主力在北戴河一线机动。一旦打起来,一个团先行阻击,其余部队迅速四面包围,逐个歼灭。

    何柱国的对手是秦榆守备队队长落合正次。落合正次带着随员在山海关对面的山上观察了好几天,感到山海关地形易守难攻,而且何柱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果强攻,必然要付出代价。落合正次想到了洮辽镇守使张海鹏,他认为,如果何柱国能像张海鹏一样投靠关东军,他们就可不费一qiāng一弹占领山海关,并由此浩浩dàngdàng占领华北地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完善的诱降方案。

    11月8日上午,太阳一露面,从秦榆方向开来一辆日军吉普车。车子在山海关城门口来了个急刹车。从车上跳下一位胖军官,此人正是落合正次。落合正次对守卫城楼的哨兵很有礼貌地说:“我是关东军秦榆守务队队长,有要事拜访你们何司令。”

    哨兵正眼看了看他,立马去报告。不久,他就跑下城楼,给落合正次打开了城门。落合正次的车子进了城,转眼到了何柱国的司令部门口,何柱国正站在门口迎接他。落合正次下车后,就像遇到了朋友一样,堆着满脸的笑容与何柱国握手问好,十分亲热地说:“不用介绍,你就是那个才华横溢、又有杰出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