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4 章(第1/4页)  改革及其敌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式,而这个“伯乐”就是最高领导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会出现严格意义上的政治竞争。

    但现在的情况很不相同了。在很多年里,执政党把党内民主提高到头等政治议题。几年前的十七大更确立了要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的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但同时,执政党也一直在强调党内团结的重要xìng。党内团结,无论对执政党本身还是对社会来说,都非常重要。强调党内团结的重要xìng是因为党内存在着严重的不团结的现象。李源潮就任中组部部长后发表的第一篇重要文章,强调的就是党内团结的重要xìng。当代中国,无论是民族矛盾、宗教矛盾还是形式多样的社会矛盾都处于上升的趋势。很多人担心这些矛盾会升级。从最近这些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这样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来应对这些矛盾。如果党内不团结,非但应对不了层出不穷的矛盾,甚至还会导致重大的政治安全危机。

    党内民主与党内团结的矛盾

    党内团结更涉及中国的进一步改革问题。中共和一般意义上的执政党不同,不仅要执政,更需要推进改革。这就是“领导”最重要的含义,就是说,执政党要通过推进改革来实现其领导权。尽管中国的社会力量也在崛起,但现实地说,执政党还是唯一的改革主体。在改革方面,没有任何其他组织可以取代执政党。不过,也应当看到,执政党的改革能力有下降的趋势。一方面,来自社会的改革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改革主体的实际改革能力在下降。例如,较之经济改革,中国社会政策的改革力度明显较弱。

    同时,无论是党内还是社会,各种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力也在加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维持执政党作为改革的主体变成了执政党非常严峻的政治挑战。很显然,如果执政党既不能改革自身,更不能领导国家的改革,那么就会有其他改革力量的崛起。

    而执政党要维持其改革的主体地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做好党内民主,通过党内民主确立党的领导集体在全党的权威,确立党中央对各级党组织的权威,确立党本身对社会的权威。

    如何推进党内民主?党内民主的主体是党内竞争。在这方面,中共十三大做了一些尝试(主要是差额选举),十七大则已经走出了重要的一步,即把党内竞争引入到对未来领导层的选拔中。同时,这些年各级党组织也在加大党内竞争的广度和力度。但为什么党内竞争伴随着党内不团结的现象呢?党内很多人往往是因为“不服气”而走向不团结的。

    如果说党内竞争不可避免,那么竞争规则的确立是重中之重。竞争的规则必须公正和透明。没有明文的竞争规则,潜规则就会大行其道。当潜规则主导政治竞争时,民主就会被滥用。如果民主被滥用,党内竞争不仅会导致党内的不团结,更会弱化执政党的整体能力,从而增加政治安全的风险。

    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

    在这些方面,有很多的历史经验教训。例如,人们可以从苏联、东欧共产党的解体中学到很多。苏东共产党曾经一度强大,因为缺少党内改革,这些党最后实际上变成了封闭的官僚利益集团,与整个社会相对立。另一方面,当党内的改革派发动改革时,党内又不存在民主机制。当党本身对改革没有共识,或者党内改革阻力过大的时候,改革派的改革势必造成党内的严重分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苏东的共产党是自己打败了自己,自己推翻了自己。实际上,对共产党体制以及其他一党执政或一党独大体制来说,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

    中国本身也有这方面的经验教训。1989年六四事件也具有党内不团结的背景。党内的腐败导致了大规模的社会抗议运动,而党内民主的不健全又造成了党内的不团结甚至分裂。

    很多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