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4 章(第1/4页)  隋唐五代史:最有分量的中国断代史工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吐鲁番、土耳其斯单亦有之。模印所成之佛像,见于写本每叶之端;有全卷如是者。手印力薄,故其像较小云。然则印刷盛行后,其从印章蜕化而来之迹,犹未尽泯也。

    石拓为印刷之原,事更明白。《隋志》有《秦皇东巡会稽刻石文》一卷。《一字石经周易》一卷。《注》云:梁有三卷。《一字石经尚书》六卷。《注》云:梁有《今字石经郑氏尚书》八卷,亡。《一字石经鲁诗》六卷。《注》云:梁有《毛诗》二卷,亡。《一字石经仪礼》九卷。《一字石经春秋》一卷。《注》云:梁有一卷。《一字石经公羊传》九卷。《一字石经论语》一卷。《注》云:梁有二卷。《一字石经典论》一卷。《三字石经尚书》九卷。《注》云:梁有十三卷。《三字石经尚书》五卷。《三字石经春秋》三卷。《注》云:梁有十二卷。云:“后汉镌刻石经,著于石碑,皆蔡邕所书。魏正始中,又立一字石经。相承以为七经正字,后魏之末,齐神武执政,自洛阳徙于邺都。行至河阳,直岸崩,遂没于水。其得至邺者,不盈大半。至隋开皇六年(586),又自邺京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议yù补缉,立于国学。寻属隋乱,事遂寝废。营造之司,因用为柱础。贞观初,秘书监臣魏徵始收聚之。十不存一。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并秦帝刻石,附于此篇,以备小学。”此拓本之最早者,不知其在何时,然亦必甚早也。卡德氏言敦煌所得《金刚经》,木刻外又有石刻一种,系柳公权书。则雕版之外,并曾刻石以事印刷矣。

    铜版之作,世以为起自高丽。卡德氏云:《高丽史百官志》:恭让王四年(1392),置书籍院,掌铸字印书,为高丽铜制活字见于记载之始。恭让王四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也。至孝宗弘治间,其术乃传入中国,无锡华燧用以印书。邓嗣禹云:“《经义考》卷二百九十三载阳守陈之言曰:魏太和中有石经,晋天福有铜版九经。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亦曾及天福铜版本。”则其术亦出中国矣。或铸为活字,始于高丽耳。印章本兼用金石,雕版外既可刻石以事印刷,自亦不难及于铜也。特其为用,皆远不能如雕版之普遍耳。

    印刷初兴时,手写之事,仍不能废。《旧书令狐德传》:“武德五年(622),迁秘书丞。时承丧乱之余,经籍亡逸。德奏请购募遗书,重加钱帛,增置楷书令缮写。数年间,群书略备。”《新书艺文志》云:贞观中,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旧书文苑传》云:太宗命秘书监魏徵写四部群书,将进内贮库。别置雠校二十人,书手一百人。徵改职之后,令虞世南、颜师古等续其事。高宗初,其功未毕。显庆中,罢雠校及御书手,令工书人缮写,计直酬庸。择散官随番雠校。《职官志》:门下省、秘书省、史馆、著作局、司天台、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多有楷书手、拓书手、书直、装书直、装潢直、造笔直、熟纸匠等人。《阳城传》云:家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写书吏,窃官书读之。足见缮写为用之广。私家藏书亦然。《李袭志传》:弟袭誉,凡获俸禄,必散之宗亲,其余资多写书而已。及从扬州罢职,经、史遂盈数车。《李大亮传》:在越州写书百卷,及徙职,皆委之廨宇,其事也。《萧铣传》:少孤贫,佣书自给。《王琚传》:琚与王同皎善。同皎败,变姓名诣江都,佣书于富商家。主人后悟其非佣者,以女嫁之。《儒学王绍宗传》:家贫,当佣力写佛经以自给。每月自支钱足即止。虽高价盈倍,亦即拒之。皆贫生之佣书自给者也。不徒藏庋,即流通者亦多出手写。《新书杨传》:从父兄晏。精《孝经》学。尝手写数十篇,可教者辄遗之。《旧书白居易传》:居易尝写其文集,送江州东西二林寺、洛城香山、圣善等寺,如佛书、杂传例流行之是也。欧《史和凝传》,言其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尝自镂版以行于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