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3 章(第1/4页)  隋唐五代史:最有分量的中国断代史工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崔珙传》。盖仇士良为之,天子畏逼不能理。石拜章辞位者三,乃出为荆南节度使。而杨嗣复、李珏相。嗣复于陵子,与牛僧孺、李宗闵,皆权德舆贡举门生。珏与固言、嗣复相善,与郑覃、陈夷行不同。四年五月,覃、夷行罢。七月,崔郸相。

    第二节 武宣朝局

    唐自代宗以来,立君多由宦寺,而武宗之立,尤不以正。初,敬宗五子:长曰晋王普,次第二子梁王休复,次第三子襄王执中,次第四子纪王言扬,次第五子陈王成美。晋王,《旧书》云:文宗yù建为储贰,《庄恪太子传》。而以太和二年(828)薨。年五岁。册赠悼怀太子。盖文宗之位,受之于兄,故yù还诸兄之子也。此在当日,自为大公。然文宗又不能无牵于内宠。六年十月,册长子鲁王永为太子。永母曰王昭仪。开成二年八月,与昭容杨氏同受册。昭仪为德妃,昭容为贤妃。见《旧书本纪》。明年九月,开延英殿,议废太子。宰臣及众官皆不同。御史中丞狄兼谟言之尤切。翼日,翰林学士六人,神策六军军使十六人又进表陈论。事乃不果。是夜,太子归少阳院。杀其宫人左右数十人。十月,太子薨。谥庄恪。《旧书》本传云:初,上以太子稍长,不循法度,昵近小人,yù加废黜。迫于公卿之请,乃止。太子终不悛改。至是暴薨。语本《实录》。见《通鉴考异》。时传云:德妃晚年宠衰,贤妃惧太子他日不利于己,日加诬谮,太子终不能自辩明也。太子既薨,上意追悔。四年(839),会宁殿宴,小儿缘,有一夫在下,忧其堕地,有若狂者。上问之,乃其父也。上因感泣,谓左右曰:“朕富有天下,不能全一子。”遂召乐官刘楚材、宫人张十十等责之曰:“陷吾太子,皆尔曹也。今已有太子,时已立成美。更yù踵前事邪?”立命杀之。则太子之非良死可知矣。然文宗自甘露变后,久同傀儡,能否自杀其子,尚有可疑。《郑肃传》云:会昌初,武宗思永之无罪,尽诛陷永之党,则陷永者漏网甚众可知。刘楚材、张十十等,特其小焉者耳。太子虽非良死,未必文宗杀之也。陈王成美,以四年十月,立为太子。文宗二子,次曰蒋王宗俭,开成二年(837)始王,亡薨年,疑是时已薨,见下。梁、襄、纪三王,疑亦已殂谢,故及成美。五年正月二日,己卯。文宗暴卒,《旧书武宗纪》。王鸣盛曰:卒当作疾。但据《旧纪》,文宗于四年十二月即不康,五年正月戊寅是朔日,而帝以辛巳崩,似未可以言暴。案卒盖仓卒之义?去年十二月即不康,至此疾骤甚耳。宰相李珏,知枢密刘弘逸奉密旨,以皇太子监国。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矫诏迎颍王于十六宅,立为皇太弟。成美复封陈王。四日,文宗崩。立,是为武宗。末年寝疾,更名炎。成美及穆宗第八子安王溶皆死。穆宗五子:长敬宗,次第二子文宗,次第五子武宗,次第六子怀懿太子凑,次即安王也。至是而穆宗之子尽矣。《旧书武宗纪》云:初,杨贤妃有宠于文宗,而庄恪太子母王妃失宠怨望,为杨妃所谮,王妃死,太子废。及开成末年,帝多疾,无嗣。观此语,则蒋王是时亦已殂谢。贤妃请以安王溶嗣。帝谋于宰相李珏,珏非之,乃立陈王。至是,仇士良立武宗,yù归功于己,乃发安王旧事,故二王与贤妃皆死。《通鉴》云:文宗疾甚,命知枢密刘弘逸、薛季棱引杨嗣复、李珏至禁中,yù奉太子监国。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以太子之立,功不在己,乃言太子幼,且有疾,更议所立。李珏曰:“太子位已定,岂得中变?”士良、弘志遂矫诏立为太弟。盖宦官兵权在手,宰相无如之何也。二月,封仇士良为楚国公,鱼弘志为韩国公。八月十七日,葬文宗于章陵。刘弘逸、薛季棱率禁军护灵驾至陵所,yù倒戈诛士良、弘志。卤簿使兵部尚书王起,山陵使崔棱当作崔郸。觉其谋,先谕卤簿诸军。是日,弘逸、季棱伏诛。贬杨嗣复为潭州刺史,潭州见第四章第二节。李珏为桂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