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8 章(第1/4页)  隋唐五代史:最有分量的中国断代史工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恣,yù效河朔三镇。朝廷失意不逞之徒,多投寄潞州以求援。往往奏章论事,辞旨不逊。案《旧书》之说,本于《实录》。见《通鉴考异》。《新书》则云:承偕与都将张问,谋缚悟送京师,以问代节度事。悟知,以兵围之。《忠义贾直言传》云:承偕与磁州刺史张汶谋缚悟。慈州见第七章第一节。杜牧《上李司徒书》云:其军乱,杀磁州刺史张汶。《通鉴考异》。磁州见第六章第三节。综观诸文,承偕之于悟,殆yù效吐突承璀之于卢从史而不克也。《旧书裴度传》云:悟囚承偕,诏遣归京,悟托以军情,不时奉诏。度至京师,上以为问。度日:“陛下必yù收忠义之心,使天下戎臣,皆为陛下死节,惟有下半纸诏书,言任使不明,致承偕乱法,令悟集三军斩之。如此,则万方毕命,群盗破胆,天下无事矣。”上首良久曰:“朕不惜承偕。缘是太后养子,今被囚系,太后未知。如卿处置未得,可更议其宜。”度与王播等复奏曰:“但配流远恶处,承偕必得出。”上以为然。承偕果得归。承偕与立穆宗,而为太后养子,宪宗之所以死,愈可推见。裴度攻之甚烈,可见其不与此曹为党,此其所以不获入相欤?参看下节。承偕之见囚,事在长庆二年二月。

    是岁三月,复有王智兴之乱。智兴,徐州将。抗李纳及李师道皆有功。河朔复乱,穆宗以为武宁军节度副使,河北行营都知兵马使,以徐军三千渡河。徐之劲卒,皆在部下。节度使崔群,虑其旋军难制,密表请追赴阙,授以他官。事未行,会赦王廷凑,诸道班师。智兴先期入境,斩关而入,此据《旧书智兴传》。《群传》云:徐人开关延入。杀军中异己者十余人。然后诣衙谢,曰:“此军情也。”群治装赴阙。智兴遣兵士援送群家属,至桥,见第七章第四节。遂掠盐铁院缗币,及汴路进奉物;商旅赀货,率十取七八。逐濠州刺史侯弘度。朝廷不能讨,遂授以武宁军节度,徐、泗、濠观察使。

    王日简者,镇州小将。事王武俊。承宗殁,军情不安,自拔归朝。镇州杀田弘正,穆宗召问计。日简极言利害,兼愿自效。因授德州刺史。明年,擢拜横海军节度使。代杜叔良。赐姓李氏,名全略。旋以李光颜为横海,忠武、深冀行营并如故。全略为德棣节度使。以光颜县军讨贼,艰于馈运,以沧、景、德、棣等州,俾之兼管,以便飞挽也。时已赦成德。光颜兵闻当留沧、景,皆大呼而走。光颜不能制,因惊惧成疾。上表固辞横海节,乞归许州。许之。乃复以全略为横海。全略令子同捷入侍。逾岁归,奏授沧州长史,知州事,兼主中军兵马。棣州刺史王稷善抚众,且得其心,全略忌而杀之,仍孥戮其属。事在长庆二年九月,见《纪》。稷,锷子。锷以为岭南富,稷留京师,为奉权要。《传》云:是年为德州刺史,广赍金宝仆妾以行。全略利其货而图之,故致本州军乱,杀稷。家无遗类。男叔恭,时年五岁,郡人宋忠献匿之获免,其室女为全略所虏,以妓媵处之。凡所为事,大率类此。

    张弘靖之帅卢龙也,以李愿代为宣武。愿,晟子。弘靖为汴帅,以厚赏安士心。及愿至,帑藏已竭,而愿恣其奢侈。不恤军政,而以威刑驭下。又令妻弟窦缓将亲兵,亦骄傲黩货。长庆二年七月,衙将宿直者斩缓。愿走。立衙将李为留后,以邀旄钺。诏三省官与宰相议其事。皆以为宜如河北故事,授节。李逢吉曰:“河北之事,盖非得已。今若并汴州弃之,则是江淮以南,皆非国家有也。”议未决,会宋、亳、颍三州皆请别命帅。三州皆宣武巡属。上大喜,以逢吉议为然。逢吉因请“以将军征入朝,以义成节度使韩充镇宣武。充,弘之弟,素宽厚得众心。脱旅拒,命徐、许攻其左右,而滑军蹙其北,充必得入矣”。从之。不奉诏。宋州刺史高承简,崇文子。乘城拒。李光颜、王智兴及兖海曹华,各出兵讨。韩充亦进军。八月,其都知兵马使李质,与监军姚文寿杀迎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