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 章(第2/4页)  步兵战术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邹文东、周亨祥,第三章傅振龙,第四章陈晓明,第五章张培忠,第六章博振龙,第七章马会藏、张培忠,第八章谭必仁、谢高祥,第九章傅振龙,第十章马会藏、张培忠,第十一章邹文东。全书由李洪程、谭必仁和傅振龙统稿。编写过程中,总参军训部院校教学局于清吉局长给予了具体指导,军事科学院战役战术研究部吴政宏副部长、霍高珍研究员、景继生研究员、郑守华研究员,从拟就提纲到撰写书稿一直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并对重大学术问题给予把关。初稿完成后,景继生、朱锦麟、郑守华进行了修改,最后由吴政宏少将审定。济南、大连、石家庄、南昌四所陆军学院的领导对本书撰写给予了宝贵的指导与支持;济南陆军学院军理教研室主任韩其俭、战术教研室主任张峰生,南昌陆军学院战术教研室主任郁耀平等许多专家参与了术书的研究讨论。另外,本书引用或吸收了有关专家李者的论著、论文中的资料和论点,尤其是军事科学院的许多最新研究成果。对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系统阐述步兵战术理论,是一项开拓xìng的工作,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之成书时间仓促,一些重大学术问题尚处在研究与探索之中,书中不要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一章绪论

    步兵,作为一个独立兵种在军队中出现的时间比车兵稍晚,但作为“军队中徒步的兵士”,其历史同军队的历史一样悠久。现代意义上的步兵,与古代的步兵有巨大的区别,但步兵作为军队中的一个主要兵种和陆战中的一支主要突击力量的地位,却始终没有发生根本xìng的变化。步兵战斗以其固有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人们在战争和战斗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步兵战斗的规律,寻找克敌制胜的法则,从而形成步兵战术理论。但是把步兵战术理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系统的研究,其历史并不长。我军的步兵战术理论,过去主要体现在以máo zé dōng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和杰出的军事指挥员的军事论著中。建国后,这些理论在我军步兵战斗条令和战术教材中得到了充分反映。

    步兵战术学是研究步兵战斗规律和战斗指导规律的学科。系统地研究步兵战术理论,建立新的学科体系,不仅有利于加强战术学学科建设,而且对于自觉地按照步兵战术理论指导步兵训练和战斗实践,发展军事理论,丰富军事科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军事学术体系中,战术学是其主导学科之一。步兵战术作为诸军兵种合同战术的基础,也是是基础的战术。因此,步兵战术学是战术理论体系中最基础的理论之一。

    第一节步兵战术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步兵战术学的研究对象:步兵战术学的研究对象是步兵战斗。凡是涉及步兵战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均属于步兵战术学的研究范畴。máo zé dōng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xìng。因此,对于某一现象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任何一门学科的独立xìng,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所具有的特殊研究对象和范畴。确立步兵战术学的研究对象,必须首先考察步兵及其战斗的内涵。现代步兵是陆军中徒步或搭乘车辆实施机动和作战的兵种。徒步机动和进行战斗的称为徒步步兵;以建制内的轮式载重车辆实施机动,下车进行战斗的称为摩托化步是;以建制内的装甲战斗车辆实施机动,乘车或下车进行战斗的称为机械化步兵(亦称装甲步兵)。步兵主要以qiāng械、小口径火pào、便携式导弹、装甲车辆为基本装备。步兵是陆军在地面遂行作战任务的主要兵种和基本力量,能独立地或在其他军种、兵种配合下作战,主要担负近战中彻底歼灭敌人,夺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