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8章 入籍手续(第1/2页)  1627崛起南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尚见常德高招呼自己,这才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进了办公室。常德高待他走到近处,一看这位满脸通红,额头下巴全是汗珠,不由得奇道:“刘先生这是在哪儿折腾了一身汗?”

    刘尚躬身道:“小人昨晚想将尚未讲完的书整理一下,把书稿交与东家,日后也还能让别人接着讲。结果休息晚了些,早上便睡过了头,担心大人久候,就从住处一路跑过来了!这实在是失礼得紧,还望大人见谅!”

    常德高赞道:“刘先生做事倒是厚道!”

    说书先生一般对自己创作的本子都极为珍视,轻易不会让与他人,特别是市场反响好的作品,那更是会被当作看家本领一般,!”常德高因为这个细节而对刘尚有了更多的好感,起身找了个瓷杯子,然后打开桌上的茶叶罐子,抖了些许茶叶:“我这儿的茶就一般了,可能没你店里喝的那么讲究,刘先生不要介意。”

    刘尚连忙应道:“岂敢岂敢,有劳大人了!”

    “大人这种称呼,你以后就得注意改改了。”常德高又顺手拎了个热水瓶过来,往茶杯里倒上了开水:“平时称呼职务就是了,如果是上头的大人物,就称首长。明国过来的人才会称衙门官员为大人,海汉人不这么讲。”

    “是是是,小人一定谨记在心!”刘尚嘴上应着,眼睛却盯着常德高手里的热水瓶。这玩意儿鑫隆茶馆里也有一个,里面玻璃内胆外面是藤条编的外壳,的这么严格,由于每年都要从周边国家引入大量移民,入籍人员也长期维持在每年五位数以上,对人员的审批和相关要求并不能做到十分严格,至于有一些需要常年往来于海汉与其原本所在国之间的人员,更是会长期保持着双重国籍的身份,在海汉则为海汉人,在原本的国家就暂时将海汉国籍放到一边,以便在当地生活和从事各种huodong。而海汉对于这种情况一般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并不会真的严格要求民众按照入籍宣誓时的誓词来做。

    不过对于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这些细节问题上的要求标准肯定就与普通民众不一样了。只有安全部、商务部、外交部等部门中少数人员出于工作需要,会被特别批准保有两个甚至多个国籍。但如果是常驻海南岛的人员,那就没有什么理由继续保持双重国籍了,特别是像刘尚这种因为个人技能而特招的对象,更是要在其入职之前就要确认放弃原有国籍。

    这种政治要求虽然不近人情,但也很合理,毕竟你都要在海汉国当官了,总不能还特事特办,但你也知道,这正式的**明起码要三天才能下来,所以这位刘老兄还得再等上一等。”工作人员跟常德高显然也认得,一边将刘尚的登记资料收入一叠文档,一边向常德高解释现在的状况。

    常德高道:“规矩我自然知道,但我这边等着他办入职手续,你先开个证明给我,回去好交差。回头**明,宣誓仪式,都让他自己过来办了,我就不来了。”

    工作人员拗不过他,于是又拿笔刷刷给他写了一个证明,然后同样是盖了户籍科的公章上去。

    “成了!”常德高得意洋洋地朝刘尚扬了扬手里的纸笺道:“看到没,兹证明公民刘尚已在本户籍科bànli入籍登记手续,有了这个,你现在就已经算是海汉国国民了!”

    刘尚双手接过纸笺,心道这内部关系是好办事,要是自己来跑这些手续,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审下来。他来三亚前后都曾仔细了解过海汉的移民政策,除了极少数有特别技能的手工艺者,身家显赫的富商,有一定地位的前外国官员等身份特殊人士,普通民众现在想要在到埠后的短时间内就入籍,基本上只有参军一条路可走,而入籍考察期则会视其工作状况和日常表现,长达三个月到一年不等。

    刘尚虽然有说书这个作为身份掩饰的职业技能,但也并不在可以立刻入籍的对象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