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章 侠骨何须剑 深草无形杀(第2/3页)  汉血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报大人吧。流云帮这次倾巢而出,恐怕来者不善,劝大人早做些安排,别弄出太大的乱子就好……对了,长乐侯今日何在?”

    “听说,好像是一早就出城去长乐塬看新赐的封地去了。”话一出口,云猛猛然意识到了什么,与姚尚对视一眼,尽皆神色大变!

    未央宫皇城中,因今日并不是朝会的日子,所以皇帝刘彻的心中还是有些轻松的。此时正在皇城东南角的甘泉宫露台上,一盏新茶,袅袅清香,倒是惬意。

    侍卫内监们把燃烧了通红木炭的熏笼抬过来,阵阵暖意,驱散了帷幕间透过的清寒。

    刘彻把手中一卷竹简放下,喝了一口暖茶,扫了一眼侍立在侧的几位侍读文学博士。

    “上次词林苑选贤的文章,朕虽然还没有一一看遍,但到今日为止,却已发现了不少良材了。呵呵,朕出的这个题目,果然还是能从中看出许多人的心性如何的。”

    “位卑未敢忘忧国!陛下此语振聋发聩,令人振奋。”为首一人,躬身施礼。

    “哦,小倩有何见解?说来听听。”

    “陛下,此次选贤,开前所未有之先河,与从前举贤不同。所有士人按题而作,直抒胸臆,发心中之感慨,直达圣听,择优而录! 可谓真正为国选贤矣。”

    被天子昵称为“小倩”的侍读一番话很是诚恳。

    “哈哈!是啊,世间芸芸,如明珠遗草泽,玉璧抛山野,此类不可胜数!这样的尝试,可以说是一个好办法,能真正为国家发现良才美玉。”皇帝很是得意。

    “至今日,朕所阅卷册,发现博学多才之士众多,见识非凡者也大有人在。”说到这儿,他手指点了点御案。内侍会意,连忙铺笔记录。

    “庄助、朱买臣、吾丘寿王、枚皋、司马相如、终军……。”皇帝连着念了十几个名字,内侍不敢懈怠,一一记下。

    “这些人的策论风格不同,文笔各异,却都言之有物,朕观之,皆有可圈可点之处!尔等可选其精彩编辑成册,以备后览。”

    “陛下英明!圣意天纵,匠心独运,社稷之福!”几个侍读一齐躬身接旨拜贺。

    “好了,这些恭维话就不必说了!这个法子却不是朕想出来的,无需夺人之美。只不过这第一次为国所用的却是朕,也足以载之于史册了。呵呵!”

    刘彻好大喜功的性格却是天生的,对能铭记于青史的事情素来都很热心,史上第一次出考题选贤才这样的首创之功当然要好好记载下来了。

    一边的太史令属官连忙润笔铺开竹简,把皇帝的一番话完整的记录下来,待回去后报太史令司马谈大人修改后,就可以记于史册了。

    “别忘了添上一句啊。”刘彻转头看了看史官,想起什么似得。属官停笔,静耳倾听。

    “命题释义,为国选贤,首议者长乐侯也!其功不可没。”

    宫台寂静,帷幕轻飘,只有史官运笔走墨沙沙作响,侍立之人无不心动。

    “长乐侯还真是简在帝心啊!此人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位卑未敢忘忧国,原来也是出自此人之口。能作此语者,心中胸襟令人钦敬!看来,有必要去长乐侯府走一趟了,如此人物结识一番,倒也不辱没了曼倩的操守。”

    身形洒脱、英眸睿智的东方朔双手笼在袖中,心里淡淡思量。

    在这个时代,东方曼倩,这是一位真正的智者,有着敏锐的触觉,这次皇帝亲自出题选贤,而题目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标志着地位底下的学子、普通的百姓也可以凭借胸中学识参与国政大计了!

    皇帝已经对勋贵大臣、贵族门第把持的暮气沉沉的朝堂非常不满了!青年天子需要的是一股锐气勃发!这次选贤后,也许就会有一批新鲜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