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5章 新的战略构想(第1/2页)  明末绝地狂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呆立思考了的杨光,目光一直在地图上游移,差不多一个时辰后才扭头问道:“我们有多少兵力可用?”

    值班参谋立即递上一份记录表,那是铁血军的绝密文件,上面清晰记录着这几天伤愈归队的士兵数量、以及各部的人数、兵器、辎重。[ads:本站换新址啦,速记方法:,]

    在南京,铁血军可用的兵力已经恢复到两万人以上,如果算上新兵,可出动的兵力达到五万人以上,根据顾全带着年轻参谋们的推算,三个月后,铁血军至少可以训练出十万人以上的兵力来,但战斗力怎么样,参谋们就无法计算了。

    看完所有文件后,杨光觉得该听取顾全的意见再作出决定,对值班参谋说:“顾副总长呢?有请他过来,我有事要和他商量。”

    值班参谋回应了一声,敬礼后,转身就走,可此时门外传来顾全的声音:“不用去找了,我自己来了。”

    在顾全后面还跟这一个人,顾全一进门就向杨光介绍:“总司令,这位就是王申之王先生。”

    申之就是王余佑的字,王余佑是《武备志》作者茅元仪的师弟,是明末一个对军事战略理论有极高造诣的战略大家,但可惜得不到大明王朝的重用,其父兄皆被满清所杀,可谓身负国仇家恨,一直郁郁不得志。

    王余佑是一个伟岸挺拔的中年人,他听顾全说杨光连见都没见过他,却知道他编纂有《太极连环刀法》、《廿一史兵略》(即《乾坤大略》),就要起用他为军校的总教官,心里对杨光颇为感激,当场就想跪下向杨光这个铁血侯致礼,却被杨光一手扶住:“我们军中不搞三跪九叩这一套繁文缛节的虚假客套,王先生勿需如此。”

    王余佑只好一拱手作为施礼,赞叹了一声:“想不到铁血侯竟如此年轻,就建立了如此功业,实在是千古少有!”

    “这些都是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杨光先给自己谦虚了一句,立即转入主题:“王先生是兵法战略大家,王先生是否愿意加入我军?”

    王余佑再次施礼,郑重地道:“铁血侯有命,学生岂敢不从?”

    “好,我铁血军日后多得依仗王先生了。”自己得到了一个注重实学的战略家协助,杨光颇为高兴,拉着他的手到沙盘地图边上,说道:“王先生就先任军校的总教官,并为我军出谋划策,来,来,先看看我军现在的战略形势,看王先生有没好的计策。”

    在王余佑看来,杨光这是有考校一番自己的意思在里面,于是不敢大意,按杨光和顾全的指示,认真地察看沙盘地图。

    王余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精致的沙盘地图,不但山川河流城池历历在目,敌人军队位置使用蓝旗标注,己方和友军位置使用红旗表示,敌我双方的形势可谓一目了然,敌人位置上还尽量标注出敌人的兵力、主将姓名、道路远近等关键因素,他看了不由得大吃一惊,由衷地赞叹了一句:“一看此图,天下皆在心胸中矣!”

    不过,看过敌我双方形势后,王余佑闭上眼睛,微微摇了摇头,又睁开眼睛,抬头想说话,却欲言又止。

    杨光将他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说道:“铁血军内不会忌病讳医的,王先生有什么话尽管说就是了。”

    王余佑拱手施礼,道:“铁血候、顾副总长,不讳言说一句,我方的战略形势险恶到了极点,现在南京是四面受敌,随时都会再次让清军兵临城下。”

    杨光轻轻点点头,表示认可他的说法,说:“毋容讳言,确实如此,不知王先生有何见教?”

    王余佑清了一下嗓子,手指着地图说:“以学生之见,兵法云:致人而不致于人,我方处于这种险恶的形势下,绝不能坐以待毙,要仿效诸葛亮北伐中原,不停地出击出击再出击,第一步,我方可先沿长江航道出击,荡平江阴的清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