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章 歼灭清军的机会(第1/2页)  明末绝地狂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搜索逃散清兵中起到带路大作用的,还是在城外中埋伏被俘的几个俘虏。[ads:本站换新址啦,速记方法:,]其中那个协助桓智赚取城门的祝老三,头脑很是灵活,他带着铁血军士兵们,连捣十几个清兵藏身的窝点。

    到天亮时分,铁血军终于掌握常州全城。

    杨光要求顾全立即布置城防工事,并根据铁血军的操典,往城外四周二十里外放出警戒哨,并沿着各条大路在五十里外放出暗哨,密切监视各条通道,以防大队清兵主力突然杀到常州城。

    在常州城内的缴获清点工作也密锣紧鼓地进行着,到日上三杆时,已大致清点完毕,整理成一张清单,送至杨光手上。

    常州本来是南明战略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囤积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南明军队败得实在太快,清军夺取常州后,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些物资,便又向江浙一带广袤的地区进军了,当地一些豪门大户,为了巴结清军,还主动捐输了不少银两、粮食的等物资,现在留在常州的物资非常多,单单是粮食就有五万多石,银两有四十万多两,其他的军用物资,如火药、硝石、硫磺、猛火油、铁料、各种冷兵器、铠甲、箭矢等等数量巨大,其中那些各种冷兵器、铠甲、箭矢如果按明军的装备标准,至少可以武装两万人左右。

    既然是缴获的物资,这对下一阶段的作战至关重要,杨光毫不犹豫地下令全部运走,并妥善保存起来,以备随时调用。

    处理好缴获物资的事宜后,杨光便着手安排在常州城内打开牢狱大门,放出所有反清的义士。

    在常州府衙内,反清义士们济济一堂,至少五六百人,他们中很多人受过严刑拷打,身上还留有累累伤痕,由铁血军的护理兵为他们清理伤口,并上药包扎。

    常州知府抓来的这些反清义士,都是一些坚决不肯按满清要求剃发的人群,这倒省得铁血军到处去找那些最坚定的反清抗清的人了。

    这些反清义士都是在满清颁布了《薙发令》后率众反对剃发的行为,大多都是一些读书人或四乡的士绅领袖,他们宁死不屈,被常州知府抓起来送进大牢里,而那些软骨头早就按满清官府的要求剃发留辫子了。

    杨光来见他们,也不暴露自己是铁血军的当家人,只是说自己是来和大家共商抗清大计的,接下来向他们派发人手一册《抗清大全》,告知他们,清军还会打入常州城内的,要他们退到到乡村野外去,依仗地形地势,与满清周旋。

    这些反清义士们不知道铁血军从何而来,也不知道杨光的身份,问了也没用,铁血军现在还在进行严格的保密,按杨光的战略计划,在时机成熟之前概不暴露铁血军的名称,他只是告知人们,自己是和大家一样的一群反清义士。

    府衙中的反清义士们很是奇怪铁血军打算放弃常州的行为:“常州有粮食,还有如此众多的反清义士,阁下为何不率众坚守此处?”

    杨光摇头道:“非也,非也,我们给大家发放的册子《抗清大全》上有一句话叫: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现在与满清大规模决战,时机尚未成熟,大家自可隐藏于野,慢慢积蓄力量,清兵来了,人少的就灭了他们,人多的,先退向山林沼泽河湖野外暂避一番,清军不可能长期耗在这里不走的,等其退走,可在背后袭击清军,如果清军一时不退走,可以袭击其粮道,将其困死将其饿死,在清兵固守时,还要时不时骚扰其要害,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使其不得转兵他用……如果整个江南各地都是如此,清军那区区十万人马,会被活活累死,或者肥的被拖瘦,瘦的被拖死……”

    “很好,现在敌强我弱,这是很好的策略!我愿意照阁下的策略抗击清军!”听完杨光这一番话语,有人大声表示赞同,愿意留下联系方式,立即回四乡野外组织抗清武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