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展望(第1/3页)  明末攘夷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修洁撇撇嘴,反倒开始嫌弃起陈迹来,“这些年管着一府钱粮,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

    陈迹微愣,竖起大拇指,跟着道:“这就需要我们改进种地的方式,同时在根源上解决粮种的问题啊。”

    陈修洁抬眼道:“如何改进?”

    “这就是我办报纸的原因之一了!”

    陈修洁未作言语,递了个眼神过来。

    陈迹继而道:“朝廷政策怎么搞。是你们这些官员的事,我没资格,也不晓得该怎么说,因此只能采取我自己的办法。当然我本身没兴趣,也没那么大本事去改变既有的许多规则,只能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顾及到我周边的一部分人。”

    “……”

    “我做这些,你可以认为我只是在敛财。”陈迹给了一个很直白的答案,“我听说海的那头也有如同大昭一般的地方,所以但凡有天走到了陌路,我想着总能将自己身边的人带过去……要实现这个目标,必然需要很多很多钱,才能造出可以远洋航行的大船。”说到这里,陈迹微微岔了话题,“其实我认为大昭朝廷想要真正中兴,在全力剔除既有的腐肉之外,还需要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关于这点,你倒是跟我说过即将在登州兴建的水师,不过大抵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吧。”

    碎嘴几句,陈迹又将话题扯了回来:“所以老陈在心里也早早有个心理准备,但凡哪天大昭撑不下去了,我可不管你的忠心,就算对你下手,必然也会将你敲晕带走……”

    陈修洁凝眉,正色道:“你就不曾想过将你想要做的这些事,放在为了朝廷的角度上?”

    陈迹悠悠道:“爹,你在官场这么多年,难道还看不出来么?几任阁臣想要做些事情,结果都不了了之,甚至因此获罪,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我哪有那么大的能耐。”

    陈修洁叹了一声,陈迹说的这些他何尝不知道,但他身为大昭官员,第一条自然是要忠君为国。

    “……太远的事情,我们姑且不要去想。且将眼下的事情料理一番。”陈迹再次将话题扯了回来,“既然你也问了我的想法,那我就跟你好好聊一聊吧。”

    “目前的框架已经做了个大概起来,我已经填进去了超过一万两银子。”

    陈修洁眉头一蹙,随后又很快舒展开来,淡淡道:“你哪来如此多的银子?”

    “庄上的土地已经被我尽数质押给了徽州钱庄,得银七千两,不足的部分都是从那两座糖果铺子里收起来。”

    陈修洁哦了一声。

    陈迹继续道:“另外我将青州城中半数的勋贵都拉了入伙,这个基数就很大了。”

    陈修洁不再说话,官场他还有些心得,商场则正儿八经的是个白了。

    “……”

    换了口气,陈迹抬头看了眼天色,轻柔的雨点落了下来。

    父子两于是搬到了屋子里,林韵宜着人上了茶来。

    陈迹依旧在说这他“伟大的农业发展计划”,陈修洁听了半晌,倒也听出一些意味来了。只是想要追问几句,总也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八成是陈迹说的时候也不成个体系。

    “……总之,之后的事情我心里有数,待你忙过了这一阵,得了空,我再给你看看我的成果,届时你再决定是否要我放弃!”

    陈修缓了缓道:“听你废话了一大堆,我且问你几个问题。”

    “嗯。你说。”

    “第一,你如何确保这些土地真能落在你手里,世家大族反悔的事情也屡见不鲜,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对你来说只会是损失。”

    “第二,你说引进新种,这个新种你去哪里找,它又能新到什么地步?是否能适应青州生长!”

    “第三,假定前面两点都成功的前提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