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李逵遇李鬼(第2/3页)  明末攘夷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打满算也是历经了两朝的老人,从一县主薄到排在第一位的内个首辅,期间也曾经略辽东、布政江南,为官半辈子亦可谓穷尽心力了。如今顶着个“督师”的头衔回登州也算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至于组建水师?没有银子即便老人舍掉一辈子挣来的民声,恐怕也拉不起一个架子。因而老人真正的打算,大抵还是着手农桑诸事,如今没了那些身份负累,且为这天下百姓再挣一挣口粮罢。

    檐下老人握着一卷书看的仔细,偶尔停下来凝思一阵,或是自言自语几句,捻须半晌,而后莫名笑了起来。一侧的竹桌上放着几份青州报纸,老人自从机缘巧合看了那期刊登着据说是“徐阁老手笔的《农政要术》”的报纸,之后并着人将目前为止能够找到的每一期都拿了来,认真看过一遍,大多都是些坊间闲闻,只有有幸被他看到的那一份做的有些样子。最显目位置的“时政要闻”刊登了一片“青州知府署名的施政文章”,就连趣味版的“大佬的一天”也不再叙说那些花边事件,而是有板有眼的写了“青州知府慰问青州养济院”的文章。当然老人所有的心思都落在了“徐阁老的《农政要求》第一章”上,老人不明白到底是谁露了风声……

    这事情到底是要查一查的,因而在与青州驿丞深谈之后,他又差人以私人名义请了青州知府侯厚琮。

    院子对面的身影走进视野,老人搁下手里的书卷,起身叫人准备茶水。侯厚琮看到老人起身后忙加快脚步冲了上来,到了跟前忙不迭整理官袍见礼。

    老人笑了笑,托住了侯厚琮,说到:“有劳侯知府过来这一趟,还没用晚饭吧?老夫途经青州,也只能借花献佛,请孙驿丞备了酒席,侯知府随老夫入席吧。”说罢看向孙驿丞,说到:“有劳孙驿丞,可以上菜了。”

    侯厚琮连道数声“不敢不敢”,跟着道:“老大人真是折煞下官了。”

    孙驿丞则应声下去传菜了。

    老人笑到:“入席吧。”

    侯厚琮只得应下,恭敬老大人先请,老人倒也先进屋入席,侯厚琮跟着进屋,走到主位背后,拉了椅子,又道:“老大人上座。”

    老人笑到:“敬辞也坐吧。”

    侯知府走到右下位置,拉开椅子放了半边屁股上去,正襟危坐。

    因为驿丞的特殊身份,致使各处对驿馆的资金都抠唆得很,除了朝廷定数拨给的那一部分,再无别的半个铜钱,如果不是绣衣卫另外还有一笔收入,想要维持一座驿馆的正常运转恐怕都有些艰难。青州驿馆局面稍好一些,但也不敢乱花钱,因而上菜的都是爷们,就是孙驿丞自己都端着一盘菜上来。依他的官阶,也就只能站在一旁侍候,不过老人还是招手让他坐了下来,很快又起身斟满酒杯。

    筷子倒是没人动了。

    老人先举了酒杯,倒真像是寻常的家庭聚会,气氛不错。侯厚琮心下却不敢丝毫放松。

    片刻后,老人很自然的将话题说到了青州的变化,继而说起了青州的新鲜事情,然后便询问起了有关报纸的事。

    侯厚琮只能应声解释道:“正如老大人看到的,如今这报纸已经是青州茶余饭后的闲谈之一了。”

    老人轻咳了一声,侯厚琮便也不好再扯皮了,说到:“不过他们已经在青州府备了案,发起人是青州通判府的公子,料来也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而且自从报纸面试以来,青州的文娱生活倒也丰富了许多……”侯知府有些庆幸自己那不肖子跟自己嚷嚷的时候,自己多少听了些新名词。暗自吸了口气,余光偷偷看了老人一眼,继而道:“也算是青州教化的一个新的渠道!”

    “原来如此。”老人沉吟片刻,着人去门外拿了那份报纸过来,递给侯厚琮,好奇道:“这里有篇文章署了你的名字,倒不知道是你授意,还是有人仿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