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出游(第2/3页)  明末攘夷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歪事并再无他物,更别说些许应试文章。并是去年得了秀才身份的应试文章,这会他都已经忘记得一干二净。真叫人怀疑他的秀才身份来路不正。八成这背后有老陈同志的“面子”摆在里面。

    大昭承平近两百年,根子里很多东西其实已经开始腐竹,当今天子虽有大决心,但天灾人祸,到头来也只能缝缝补补,拆东墙补西墙。很难杜绝干净营私舞弊的勾当,依着陈修洁的身份,给儿子走个后门也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了。只需在后面的乡试里压上一两届,也就无人会在意陈迹到底有多少墨水了。两届也不过六年,对十七岁的陈迹来着,也是一个足够的“酝酿”过程了。

    何况秀才只是走上仕途的而已,录取要求还不是很高。陈家毕竟出过二甲进士,文运多少还是能遗留一些下来的。

    陈迹挠了挠头,别过头与桂春问到:“往常我都读什么书?”

    桂春鼓着眼珠子,尬笑道:“公子,我来这边时间还短。”

    陈迹瞪了他一眼,转而道:“出去打听打听,最近益都城里的读书人有没有组织什么集会,踏青春游的。探听明白了,回来跟我说,再帮我想个办法打入敌人内部……”

    桂春听得懵懂,挠挠头,复述了一遍后匆匆赶了出去。

    陈迹莫名有些心烦,离开软榻,心翼翼的踱步到了书架跟前,随意抽出几册书,都是四书五经,以及各种针对的集注。摊开几页,呃,都是繁体字,还没个标点符号……

    好吧,我天生不适合读书啊。陈迹将书籍都放了回去,从内里的“暗盒”里取出一本《狐言情缘》的话本说,抻出舌头嘬了右手食指,津津有味的翻阅起来。碎步一挪,一屁股歪在了椅子里。

    ……

    清风徐来,莺啼杨柳。

    一早,益都城门并被一众青衫挤了满当,侯着进城的贩让得远远的,既有畏惧,也有几分羡慕。城门司巡守士兵对于这些大爷面上讨着笑脸,心里却不知又是怎样的怨愤,倒都掩藏极好,恭送着青衫大爷们上了马车,沿着官道而去。

    缩在最后的马车檐下,挂着显目的陈字。益都城里能够用这个字,自然是那位陈通判,因而城门司将官脸色都收了很多,生怕惹了这位臭大街的通判公子。

    陈迹往常很少参加这种读书人之间集会,事实上真正自诩读书人的读书人,不愿意请他这半吊子都算不上的读书人,那些巴望着跟他扯上关系的读书人,大多又畏惧他背后的通判府,即使有心,却也无力。直接导致他在益都文林都没几个熟悉的面孔。这一趟,其实也是厚着脸皮过来,方才种种表露出来的,已经可以预见人家并不欢迎他。

    随着过来的申秋,脸色比他这少爷还要难看:“公子,要不咱们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你这杀才。”陈迹骂到,“本公子往年读书不成样子,八成是给你拖累了,看来染说的没错,你惯会哄着本公子吃喝玩乐!”

    上了官道,马车偶尔有些颠簸,申秋缩在角落里,委屈道:“公子,你了冤枉死我了,前些年劝你读书,大棍子没少打我。”

    陈迹斜了一眼过去,“……”

    申秋缩了缩脖颈,笑脸道:“以后不敢了,一定好好劝公子读书。”

    陈迹摇摇头,“读书是不可能读书了,不过毕竟头上顶着个进士爹,至少举人这一关得过一下。我听说考了举人,就可以捐官了,就是不捐,老陈以后爬到省部大员,按例也能恩荫一子为官,有个举人头衔,起步不会太低嘛……”

    申秋哦了一声,心下五味杂陈,敢情公子也会想这些的啊,以前那些棍子也没白挨,往深了想,隐隐想落泪了。

    “公子,平常咱们老爷也不怎么跟国公府那边来往,这次怎就想起来请公子过去游园了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