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春游(三)(第1/2页)  我们出生于90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个人各怀心思地坐在碎花垫子上,这垫子一看就是吴洁彤带过来的,带着一些女生的香味,张博文是不信吴振峰有这个细腻的心思。

    “今天天气真不错啊。”吴振峰也不知道聊什么,随意地开了头,不过这也太随意了一点,见没人搭茬,他讪讪地闭紧嘴巴,专心对付起面前的零食来了。

    吴洁彤打开一盒八宝粥,递给了一旁有些坐立不安地张博文,“吃点东西吧。”

    张博文确实有些饿了,因为担心晕车,早上出门到现在颗粒未进,肚子早已经在抗议了。他接过八宝粥来,用勺子挖了一满勺入口,粘稠的软米饭让他有些胃口大开。

    “你不是不能吃东西吗?”沈柔自然对他的情况是一清二楚。

    “少吃一点不碍事,一会上车前吃个药就行了。”张博文嘴里塞着东西,还未来得及下咽回答,吴洁彤就已经替他解释道。

    “我有点饿了,早上也没吃。”张博文补充着。

    “哦。”沈柔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对面的吴洁彤,一身碎花长裙跟这块布垫相得益彰,映衬的更加漂亮,精致的脸蛋、白皙地皮肤、瘦高的身材让她有些许的挫败感,她的挫败感来自于自己显得有些健康、黝黑的小麦肤色。

    四个人就在这个尴尬的气氛当中度过了漫长的一个小时,直到各班通知集合。

    钟山风景区里的绿化度很高,到处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即使是夏天就在这里也不会觉得闷热和不适,这在寸土寸金的市区内实为不易。

    下午的去处就是中山陵了,早在1912年3月,孙中山在紫金山打猎时就曾对身边的胡汉民说:“等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逝世前一天,孙中山提出效仿列宁保留遗体,并要求葬于南京,临终前对宋庆龄、汪精卫等人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孙中山先生逝世后,遵照遗愿,遗体在协和医院进行防腐处理后,暂厝在北平香山碧云寺,待陵寝建成后再安葬南京。

    还未进入中山陵,一行人在陵门前整队,在陵门的两旁,有一对汉白玉石狮,颈毛光滑柔软,张口正视前方,形态逼真。用这对石狮分列建筑物的两侧,从而使建筑物更加突出,显得陵门气势磅礴。高高地陵门上刻着“天下为公”四个镏金大字,这是孙中山先生的手书,端庄朴实,雄迈俊逸。中山平生最喜欢题写的内容,可能莫过于“天下为公”。据统计,在孙中山的题词中,“仅目前所辑得的有受主姓氏的”“天下为公”,就达32件,其中有赠冯玉祥的,有赠张学良的,有赠黎民伟的。孙中山对“天下为公”情有独钟,这是他提倡和实行三民主义所企望达到的境界,或许可以这样说,他的理想,他的目标,他的思想体系的基本精神,都浓缩在“天下为公”这四字之中,也是最能够总结他一生的四个字。

    去过中山陵的游客应该都知道,从陵门处要到祭堂所在,要经过长长的一段阶梯,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落差高达73米,象征着当时中国3亿9200万人民。瞻仰完孙中山陵寝之后,一行人来到了紫金山脚下,紫金山又称钟山,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金陵毓秀“的美誉,他们今天要攀登的就是北高峰,也是紫金山的主峰,海拔4489米。

    十来岁的孩子,早已经在中山陵上耗尽了力气,即使到了这风景秀丽的紫金山,也没精力再去欣赏美景了,原本整齐的队形这个时候也变得三三两两,无奈老师们也只能告诉他们到了山顶之后再集合。

    沈柔拖着沉重的步伐跟在张博文的身后,脚上跟带了脚链一般迈不开腿,也没有了往日的活泼,只是默默地跟着。

    “走不动了吗?”张博文转过身来看着她痛苦的脸色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