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平山鸣鼓角(第2/5页)  龙吟山河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还是觉得读书才是最好的。对了,那十箱珠宝跟那些海寇咱们处理?”

    张子龙思考片刻:“海寇让那些奴隶自己处理,也让他们见见血。置于珠宝你带着披麻军去树林里找个地方埋下来,行军带着不方便,回头咱们再来挖。”楚青山点点头表示明白,转身离去。张子龙在后面提醒:“动作快点秀才,咱们要尽快去平山。”楚青山头都没回,摆摆手示意知道了。

    吉水县

    张浩然带着全体官吏跟民团衙役,两千多人浩浩荡荡的在县城门口列阵,百姓也纷纷出城围观,一时间人声鼎沸。收到信使确报,青海郡太守秦里海,亲自带着两千郡兵前来剿匪。

    李元魁带着李铁站在队伍最前方,一身李家边军的制式黑色连身铠,腰悬佩剑手持长戟,真是威风凛凛,哪里还能认出来此人就是县城的一名铁匠。李铁看着这个陌生的父亲,紧张的手都不知道往哪放。

    儿子的表现气的李元魁大骂:“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我是你老子,你怕个球啊。”李铁瓮声瓮气欲哭无泪:“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李元魁迎风而立骄傲道:“我们李家就是淮国四大将门的李家,你老子我曾官拜轻车都尉率领四千将士在边关杀敌建功。小子,听明白了吗?”李铁脑袋晕晕乎乎如坠云雾,像是明白了,又好像不明白。看的李元魁心火乱冒,对着李铁的屁股就是一脚。这性子可真随他娘,木讷老实的让人窝火。

    李铁从地上爬起身揉着屁股:“爹,你踢我干啥?”李元魁只觉得胸口被巨锤猛击,气的都快吐血了。

    张浩然从后面走来:“李大人切莫动怒,令郎从小就在市井长大,突然告诉他这些确实让人有些难以接受。”李元魁叹气道:“还是你家的小子好啊,雷厉风行、敢打敢拼。”张浩然摇头苦笑:“想我张家也是书香门第啊,没想到到我这儿就算完了。我倒是挺羡慕楚家小子的,聪明灵秀。”

    楚轩一身学政官袍对着张浩然拱拱手没好气道:“再好的孩子,碰上令公子,也算是废了。”

    言罢三人对视一眼,嘴角皆有笑意。只有李铁不明所以的站在那陪着傻笑两声。

    地面传来隐隐轰鸣,县城门口的嘈杂也逐渐安静了下来。不到片刻,远处官道上出现了大队骑兵。清一色的高头大马,身穿整齐的红色军服,腰悬钢刀,身背长弓,军容整齐,气势如虹。李元魁点了点头,都知道秦里海贪污胆小怕事,其实外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作为皇城司青海郡指挥使,他与秦里海相识已久,知道的也更详细。

    青海郡位处沿海且不宜农耕,更无矿藏特产,加之商业萧条,捕鱼业就成了青海郡唯一的出路。偏偏此处海寇横行,百姓无人敢出海捕鱼。想要青海郡百姓安稳富足,只有彻底肃清海寇之祸。秦里海看的很清楚,所以训练出一支能清剿海寇的精锐军队才是最主要的。训练部队就需要钱,为了支援各处还需给每个军卒配马,这开销可大了去了。要知道这可不是北方草场肥沃的边境,在这东南沿海,一匹在北方卖三十两银子的丙等战马到了这里,就要九十两白银。光靠赋税肯定不够,那只能去问富商们要了,拿了钱,就需要给富商们一点好处,一来二去贪污的名声就流传开了。

    两千骑兵呼啸而至,在百步外结阵而立,三骑离阵而行,到李元魁等人身前翻身下马。为首一人年约四十,个头矮小,体型富态,像个肉球,把一身原本威风凛凛的官袍撑得紧紧巴巴。脸上一直带着和煦的笑容,像商贾胜过官员。

    张浩然率领全体官吏躬身行礼:“见过秦郡守。”李元魁却只是拱拱手,并未行礼。

    秦里海挺着圆滚滚的肚子,笑呵呵的摆手示意不必多礼:“李大人,张大人,楚大人,好久不见啊。”李元魁开门见山:“我李某人行伍出身,经不住客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