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人油太岁(第1/3页)  人皮灯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五年后。

    19八7年深秋,黄昏时分,像平常一样,山东沿海的那个渔港昔容依旧,眼前是来往的渔船,上面依稀可见渔民忙碌的身影,他们在不停的撒,收,每个人都期望能多打些鱼,以此来换取微薄的收入。

    虽然还有不少渔船在捕鱼,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但渔港蜷缩在峡湾内,规避了远洋呼啸的海风,还是显得温馨静谧。

    将近七点的时候,近海的一处海面上突然响起了尖锐的警笛声,所有人的神经立刻被绷了起来,注意力全部从手中的拖转移到了那艘鸣笛的海监船上。

    顺着声源看去,一艘印有19八字样的海监船正在拦截一艘渔船,渔船不大,属于那种一舱一室的型渔船,现在正在往远海驶去,但明显速度不如那艘海监船,不消片刻,就被海监船逼停。

    渔船按照指示回港后,海警在船舱里发现了几十只玳瑁和一些明代古董,根据现场调查得知这些玳瑁是走私过来的,而那些明代古董则是从一个文物贩子那里收购的,正当海警准备当做走私交易处理时,在船舱的一名海警发现了舱底的一个暗阁。

    几名海警聚集到船舱,眼前是一块被拉开的木板,下面是就是那个暗阁,黑乎乎的看不清楚,一般来说,型渔船不会有这么深的暗阁,多半也是为了走私偷渡弄出来的。

    问船老大这下面是什么,船老大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于是几名海警开着狼眼顺着扶梯进入了暗阁。

    暗阁并不大,也没有存放过多的货物,只有一盘缆绳和几件零散的渔具,海警点燃了挂在舱壁上的一盏老旧的油灯,发现,在舱尾的廊柱下,摆了一个巨大的棺椁。

    海警并没有声张,调来了一个分队的警力把棺椁秘密运回了警队。

    审讯过船老大后才知道,这具棺椁是他们下午的时候,在距离港口两百海里远的一处海域发现的,当时他们正在运送玳瑁,由于天气原因,当时看得不是特别清晰,原以为是哪个货船丢失的货物,待打捞上来才发现是个棺椁,本来行船出海遇到这个东西是很不好的,但这些人都是做走私偷渡生意的,也不太忌讳这些东西,在他们眼里,这东西说不好就是古代船墓里的古董,换言之,就是钱。

    由于这具棺椁密封很好,当时船上也没有趁手的工具,而且,古董这东西,向来讲究个全套,万一弄坏了,就不值钱了,在船老大的授意下,众人把这具棺椁抬到底舱藏了起来,准备靠岸后找个明白人看看,然后定买家脱手,说不定这东西换的钱要比整船的玳瑁换的钱都多。

    可能的是坏事做多了总会遭报应吧,本想趁着黄昏夹在渔船中的来个鱼目混珠进入港口,没想到还是被海监逮个正着,人家天天在这片海域跑,哪条船上面挂了几个救生圈都知道,你一个外来船只再伪装也没个蛋用。

    棺椁被带至警队后安放在一个闲置仓库内,当天晚上就被附近驻扎部队的一个连队运走。

    两天后,棺椁摆在了山东烟台一个型庄园的后院,棺椁的四个底脚都被垫上了一种古制瓷盆,盆内盛满了无根水。

    棺椁的四周站了不少人,站在最前面的是四个人,其中一个身穿迷彩军装,肩扛二杠三星的上校师长,正是十五年前负责渔港海怪事件的那个上尉团长,林方海;他身旁的那个人,年龄三十上下,身高大约有一米八左右,面容冷峻,轮廓锋利,气势上丝毫不输有二三十几年军龄的林方海,这个人是东北龙家的家主,龙骧;第三个人看起来很年轻,最多有二十六七的样子,穿了一件宽松的线衣,右手的手腕上带着一个布满云雷纹饰的腕箍,应该有些年头了,他是山东张家最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张月夔,也就是这个庄园的主人;最靠近棺椁的是那个黑色夹克的青年,就是7年参与海怪事件的那个人,十五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