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 解迷(第2/4页)  白山梦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对调!”

    跟着就跺脚:“昨晚我把这些字,进行过多种的排列组合,就是没头绪,怎么就没想到倒装呢!”

    志远戏谑的笑:“啧啧,不错不错,在英国读书的李大小姐,还知道倒装句!”

    李纯没有理会志远的戏谑,而是低头凝思。

    过了一会,李纯抬头佯装生气的白了志远一眼:“瞧不起人是吧,敢嘲笑我国学底子差!我学国文可是四岁时爸爸给我开的蒙,你这不只是在损我,连爸你也损上了,哼,信不信我告诉他,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志远才待要辨,李纯忙摆手,正色道:“好了,时间紧,不说笑了,善德,如果我说,我和志新认识的人中,并没有一个叫张复生的,那你说,这个张复生,要怎么去找?”

    志远深深的看李纯一眼:“姐,你心里明明已经知道张复生是做什么的、人在哪里,何必再来问我?”

    “你怎么知道?”

    “因为姐刚才的反应,已经告诉我,你认可了张复生就是这迷题的迷底!一个你认可的人,他当然也就是确实存在的!”

    李纯点头:“不错,我心目中确实有一个张复生,但兹事体大,我怕自己思虑的方式错误,搞错了方向!善德,这么些字,你独挑出生复二字,说明你心里对那个人也已经有了判断,我想听听你是怎么分析的,好印证我的判断是否有偏差,善德,姐求你了,和姐说说吧。”

    志远惊讶的看着李纯,这是他的“大姐”,李家的长女,李熙最珍视的掌上明珠,已经内定好的李家产业的继承人,却在自己这个“小弟”面前,放下身段,将姿态放得如此之低,这说明她在此事上,是多么的小心和认真!

    大姐面前,志远不敢怠慢,忙将他的分析和盘托出:“姐,我听你说过,建新找到了一个可靠的能把文件交给调查团的人,准备借出差之机把文件交给他,这说明这人,并不在长春附近,所以建新要借口出差,才能去找他!我还听你说,建新曾经跑了两次奉天,想走访、投书、致电调查团,可都因特务盯得太紧,没有成功。建新有记者证,经人见事也多,他都没办成的事,那他想找的能帮他把这些文件交到调查团手里的人,一定比建新更有名、更有影响力、也更有能耐,综合以上,我判断建新要找的人,是哈尔滨《国际协报》的报社社长兼主笔张复生!”

    志远说完,看到李纯的眼里闪出兴奋的光,就知道他们两人,判断一致!

    志远微笑着继续道:“张复生在江桥抗战期间,逐日撰写社评,讴歌马占山敢和关东军碰硬,呼吁各界团结抗日,捐款捐物给马占山,反响很大,哈尔滨被日军占领之后,《国际协报》被勒令停刊,可今年3月份,该报竟然复刊了,这张复生没被日本人割了脑袋,竟然还是社长,这能水大的!日本人没有理由不恨他,应该是害怕动他影响太大,不利于‘日满协和’,才没动他,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张复生的人脉和能耐,建新无法达成的事情,他应该有办法达成。”

    “有道理!”李纯边听边不住的点头。

    “还有一点,”志远继续道:“就是建新和张复生的渊源,建新是《大同报》的记者,而《大同报》的前身是《大东日报》,而张复生在五年前,曾经就在长春这里,担任过《大东日报》的总编,差不多足足有两年的时间,张复生是三年前才离开长春去哈尔滨创办《国际协报》的,建新当记者的年头不少于三年的话,那么建新一早就认识张复生,就算建新当记者时张复生已经离开了长春,建新这种到处跑的记者,他去哈尔滨出差,也很可能去拜会过老总编!”

    “张复生在长春呆过?这个我倒还真不知道!”李纯道,志远一说迷底是张复生,李纯就想到了哈尔滨《国际协报》的张复生,因为张复生在东北是文化名人,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