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那些美好的日子(第1/4页)  生命里的绿流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

    冬去春来,安澜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她学了许多唐诗,常在爸妈面前摇头晃脑地背诵,这时,安振邦会把宝贝女儿搂进怀里,用胡茬扎她的小脸,弄得安澜又是笑又是跳的。

    不知何时,学校三幢平房的墙面重新粉刷了,三处醒目的标语也被抹去了。

    安澜上学要经过白桦的家,她常站在大堤上喊话:“快点呀,白桦,要迟到了!”白桦也习惯了等安澜出现,然后一起上路。安澜学会骑自行车后,经过白桦家时,会刹住车,摇摇铃铛,白桦知道是安澜,很默契地冲出家门,一起朝学校奔去。

    湖区的早晨,小草上的露珠还被太阳蒸发掉,晶莹剔透的,美得令人窒息。柔和的太阳升起来后,投射到湖面,形成一层雾气,微风一吹,是一种令人舒适的凉爽。河堤下,牛儿懒洋洋地吃着草,有时会有鸭群经过,鸭子前赴后继地赶路,不小心在草丛留下几只鸭蛋,安澜和白桦很宝贝地把鸭蛋藏进书包,上课时总忍不住掀开书包查看,见鸭蛋还在,两人便放心地舒口气,相视而笑。

    寒露一过,湖区便浓雾弥漫。立冬前后,浓雾笼罩下的河堤5米之内浑沌一片。白桦在前头探路,车铃不停地响着,安澜跟在后面,不必担心撞到人。下坡的时候,白桦让安澜走前面,他在后面搭把手,拖住安的车后架,两人小心翼翼地走着,短短的路程至少要耗费半个小时。每当此时,安澜真希望自己是颗圆石子儿,可以一路滚下坡去。

    安澜第一次去白桦家是一个雨天。快放学了,大雨却没任何预兆地倾盆而下。安澜等父母来接她,左顾右盼的。有同学等不及雨停,脱下外套罩在头顶,冲进雨幕中。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少,安澜开始坐立不安。白桦见状,老气横秋地安慰她:“你爸妈不会来了,不过没关系,你可以共我的伞,我到家了,你就打我的伞回家。”

    大雨似乎没有停歇的意思,不一会,瓢泼大雨便把天空浇黑了。安澜嘟嚷着,小声地埋怨爸妈,万般无奈,只得与白桦一块走。

    白桦的雨伞并不大,他把雨伞倾向安澜,自己大半边身子露在伞外。打湿后的泥土特别溜滑,没走几步,安澜就仰天摔了一跤。白桦说,“这样走不行,还得摔跤的,必须把鞋袜脱掉。”边说边示范,脱掉鞋袜,用脚趾紧紧地勾住地面。安澜只得照办。

    没想到赤脚还是打滑,安澜接连又摔了两跤。白桦叹口气,扶她起来,直接把她背到背上。白桦双手护住安澜的腿,安澜一手打伞,一手提鞋,两人在大雨中艰难地走着。

    他们走得很慢,到白桦家时,天已经擦黑。安澜一身泥浆,又冷又饿。白桦一脸紫胀,累得快虚脱了。白桦的妈妈金枝心疼儿子,眼泪都快出来了,但见安澜站在那,又笑容满面地将她迎进屋,打趣道:“这是书记家的千金吧,这么漂亮的小姑娘,怎么弄成泥人了。”

    金枝五官端正,脸颊饱满,隐隐约约可判断出,年轻时也是标致的美人。只是岁月不饶人,她额前间杂的白发出卖了她的辛苦与操劳。

    金枝将安澜拉到灶台边上,招呼道:“赶快暖暖身体,千万别感冒了。就在我家吃饭,吃完饭,暖和了,有力气了,再回家。”

    金枝打盆水给安澜洗脸,然后手脚麻利地动手做饭。

    白桦家的厨房与主屋分开,很长,后面一截隔成了猪圈,安澜坐在灶台边,可以闻到清晰的猪身上的味道。她强忍着,不做声。

    白桦家没有责任田,白桦的爸爸国强在农场二分场下属渔业队看管渔塘,妈妈在家操持家务,养了两头猪和几十只鸡。国强的话语不多,常年日晒雨淋的脸像风干了的腊肉,黧黑清瘦。他一言不发地往灶台里添柴,身后是用围子围起来的已捆扎好的柴火。金枝从鸡窝里摸出两只鸡蛋,又从蓖篮里拿出两片熏鱼,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