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暗字辈(第2/5页)  隋唐异闻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啸天印’后力竭而死,而白魔也化成了一尊石像永远伫立在了不岚山顶。”秦王敬看了一眼婠婠,眼神复杂。

    空海战死,与他一同出山的七十二名弟子仅剩下十三人,这十三人带着空海的遗骨回到了梵音山。

    虽然方丈的逝去让明敬和同门师兄弟一样悲痛不已,但彼时慕容婠婠的身影已经牢牢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让他在往后的日子里日思夜想,辗转难眠。

    “我那时候一心想着如何能与婠婠再见面,殊不知因为方丈的死梵音山内部已经出现了裂痕。”秦王敬道:“而裂痕的起因源于一年前的那桩举世瞩目的‘梵音托孤’。”

    “当时光帝携幼子登山,欲将其托付梵音山,其时山中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有的人认为李唐势大,若答应了光帝收下其子则难保将来不会为梵音山带来灾祸,有的人认为出家人慈悲为怀,何况梵音山以‘无争’立派,这种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事情必须要做。”

    “后来便如传说中的那样,天空无端现出漫天佛光,方丈一声阿弥陀佛引出梵音山千僧佛号这人算是救下来了。”

    “不为外人所知的是,方丈不但救了光帝的儿子,还一并救下了光帝本人。”

    “哦?原来光帝真的没死?”陆渐眯眼道,没想到从秦王敬口中意外得知了一桩江湖辛秘。

    “千真万确。”秦王敬皱眉道:“不然单凭一个襁褓中的小儿李世明这等英雄怎会怒到做出‘腰斩无争碑’之事。当然,光帝没死的事情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我也只是在机缘巧合之下见到过他一眼。”

    “光帝虽然活了下来,但方丈与李世明达成的协议是将其软禁在梵音山南天峰上,永世面壁,不得回头。”

    陆渐听罢摇头道:“对于一个曾经的帝王来说这难道不是一种屈辱,简直比要他死还难受。”

    秦王敬却道:“公子还年轻,将来就会明白,活着总比死了好。”

    陆渐摸摸鼻子不置可否。

    秦王敬接着道:“但是对于如何安排光帝之子杨靖,李世明却没有表达任何意见,反倒是山中争论颇多,最后的结果是将他暂挂在俗家弟子之中,未免人多眼杂,又单独在梵音群山之中辟出一地供其居住,除了照顾此子的人员之外其他人若想进入必须要经过方丈本人同意。”

    “这个决定当时看来很合适,但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方丈身故不久,蛰伏在暗处的旧朝遗党就找上了门来。”

    秦王敬叹了口气道:“一开始来了两个人,后来又来了三个,都是江湖上从未露过脸的生面孔,但是这五人武功之高简直匪夷所思,按照山中几位空字辈的师叔判断,这五人每个人都有与江湖十大高手比肩的实力。而这五个人聚在一起无疑是一股极恐怖的力量。”

    “他们口头上说是因为当年受了光帝之恩如今为报恩而来,欲将毕生武学传授于杨靖,但我们私底下都认为他们是为了保护杨靖,毕竟天子之意难测,当初放过一马未必将来不会改主意,还有的人想的更远,他们觉得这五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复国做准备。”

    “方丈死的突然,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山中为了接任人选一事本就争论不休,如今又对如何对待这五个神秘人而产生了新的分歧。”

    “以几位空字辈师叔为首的稳健派认为经过不岚山一战梵音山损失惨重,百废待兴之时不宜再起争端,只要对方不主动挑事,梵音山可以暂且忍让。”

    听到此处,陆渐不禁咧了咧嘴,面露戏谑。

    “但也有人坚决反对,他们认为纵容这五人潜伏在梵音山简直就是对五百年梵音的侮辱,再加上先前‘无争碑’被腰斩,梵音山的江湖威信将荡然无存!”

    “双方在南天峰上百丈佛祖像下争论了三天三夜,但裂隙产生非一日所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