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倒淌西流 择水而炼(第1/10页)  天下未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师父!师父!”一道道喊叫声,由远及近,快速地穿过竹海,冲进打破了这里清晨的宁静。

    飞鸿子身着一件薄衣,出现在了门前,眉头微微皱着,显然不习惯大清早被人如此在家门口喧哗。

    当宋真背着萧寻,冲出了竹海,瞬间便来到了门前时。倒是让飞鸿子略感意外,这小徒弟平日里练功漫不经心,没想到脚力竟也如此之快。

    但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宋真背上的萧寻吸引了去。只见萧寻此时前衫布满血迹,嘴角也向外溢着鲜血。飞鸿子不禁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个新来的萧寻,怎么每次来到都是一副重伤之相?

    但很快,飞鸿子就如上次一样,由皱眉变成了惊讶,或者说震惊。因为即使离得很远,他也依然能够感受到此时的萧寻,身体中的内力极度膨胀,好像随时要炸开一般,而且这些内力显然脱离了控制,于经脉之中乱窜。这股内力之强,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一个10岁的孩童身上,况且,这还是一个刚刚入门两天的孩童。

    飞鸿子虽然经历过无数的风浪,虽然已是当今武林的泰斗人物,但依然情不自禁地微微张大了嘴巴,带着疑惑与询问的眼光看向宋真:

    “是《宋经》?”

    “是!师父。他是我的结拜大哥!”

    这一惊可非同小可,因为飞鸿子太明白《宋经》的霸道对于修炼者意味着什么,更明白《宋经》对于整个宋家意味着什么。宋真可是自己的结拜弟弟宋武选中的继承人,在宋真上山之前,宋武可是千叮万嘱要飞鸿子帮着挑选一位合格的结义兄弟。这也是飞鸿子作为宋家的结义兄弟,所不得不肩负的一项重任。可没想到宋真这孩子真是从小被宠坏了,竟然都未和自己商量,就与一个刚认识不久的人结拜,甚至还修炼起了《宋经》。

    飞鸿子责备地看了宋真一眼,但宋真此时哪还顾得上这些,“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喊道:“师父,快救救我大哥,快!”

    飞鸿子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飞身拉过萧寻,出指如电,封住了萧寻周身穴道,然后抱起他闪进了。

    当年宋家先祖定下的结拜誓言最后一句是“生死与共”,可不是随便说说。先祖为了避免后人为了修炼《宋经》而随便找人结拜,便定下这一规矩——结拜二人中一人去世,另一人必须殉葬!不论活着的那个是外姓人还是宋家人。

    这一规定除了避免宋家后人死后,他的结义兄弟脱离宋家管理,更是为了督促宋家后人,要真心地与义兄义弟肝胆相照,并且要极慎重地选择结义对象,不可含有功利之心。就如先祖与剑客那般生死相随。

    也有家中老人说过,当年《宋经》下半部寻获未果后,剑客心灰意冷,离开宋家,云游江湖。但获知宋家先祖大限已近时,便火速回了宋家,陪先祖走完了最后的路,并建议先祖在祖规中加入“生死与共”这一条。在先祖仙逝那一夜,剑客一个人于房中,坐化西去。

    从此,宋家后人将祖规视为铁律。不论后辈中出了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只要结义兄弟不幸去世,宋家人都会或自愿或强迫地遵守结义誓言。当然,如果发生宋家人先去世的,结义的外姓者,也无一不被陪葬。

    这看似极不人道的规定,却支撑着宋家走过了无数的风雨,是宋家迄今仍然能够上下一心的精神保障。所以宋家崛起上百年来,几乎很少发出,极少数的几次,也无外乎两种情况。要么外姓结义者被杀,那个结义的宋家人便有权越过所有人发出,亲率高手,前去报仇,并随身带着棺材。几乎每次都是杀尽仇人全家,全宗,全派,然后当场自刎。

    第二种情况更加悲剧,外姓结义者背叛宋家。那么,与背叛者结义的宋家人依然要发出,亲手杀死自己的结义兄弟,然后为自己当初选人不慎,自刎谢罪。

    只是江湖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