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章 三言两语荀彧收服黄巾(第1/2页)  三国之曹魏英雄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叫我什么?”曹操吃惊道。

    荀彧站起身来,向曹操施礼道:“属下参见主公。”

    “呵呵呵,”曹操朗笑一声,“得先生相助,曹某真是如虎添翼啊!”

    两人重新落座后,曹操向荀彧请教道:“不知先生有何计策,可以让黄巾军归降与我?”

    听的曹操的问话,荀彧回答道:“回禀主公,您这次深入敌营,已经获得部分黄巾军的认可。他们之所以还没有归降,一是对主公没有绝对的信任,二是黄巾军还没有到穷途末路的地步。”

    曹操思索着荀彧的话语,疑问道:“你是说,若想招降黄巾军,需要把他们逼到穷途末路吗?”

    “不错!”荀彧回答道:“道理很简单,两全其利取其重,两全其害取其轻。现在黄巾军虽然对主公的条件有所心动,可他们在东平衣食无忧、逍遥自在,一时间不会归降我们。所以,当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明白主公的好处。”

    荀彧不愧是曹操的首席智囊,黄巾军在他眼中,已经变成一个小型的民营企业。现在,曹操想要高价收购他们,而黄巾军虽然心动,却想要自己当老板。于是,荀彧打算用些手段,把黄巾军的小企业搞破产,然后曹操再顺理成章的收购。

    荀彧的意图,曹操也听明白了。于是曹操请教道:“既然如此,我们如何才能让黄巾走投无路呢?”

    荀彧知道,接下来,将是他显示手腕的时刻了。“有道是民以食为天,而黄巾军更是如此。他们原本就是因为饥饿才四处劫掠,如今盘踞在东平和任城一带,却只能快活一时。他们不会合理的利用资源,所得物资又划分不均,所以,他们很快就会再次出来劫掠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预他们劫掠行动,切断他们的粮食来源。如此以来,黄巾军外无粮草收入,城内粮草又挥霍一空,他们自然难以坚持,除了投降主公,别无他法。”

    荀彧猜测的不错,黄巾军这段时间之所以相安无事,是因为他们知道,兖州来了一位劲敌——曹操。曹操在东郡刚刚打败了风头正劲的黑山军,黄巾军有所耳闻,所以才暂时隐忍下来。不过,等他们粮草告尽,黄巾军自然会再次出征。

    曹操觉得,防止黄巾军再次劫掠,切断他们的粮草来源,这些对他来说都不算困难。不过,曹操还是有所担忧:“黄巾军如果在兖州呆不下去,会不会转头他处?”

    听了曹操的回答,荀彧肯定道:“不会,东平和任城与冀州和青州接壤,这两个地方现在已基本被袁绍控制。如果黄巾军转投冀州或青州,袁绍必然给予最严厉的打击。袁绍和公孙瓒大战在即,他没有时间和黄巾军空耗。而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对黄巾军使用怀柔政策,只干扰黄巾军劫掠,却不消灭的他们的有生力量。黄巾军会明白,只有待在我们兖州才是最好的选择。”

    荀彧之言虽然有理有据,可其中几个关键问题还没有解释明白。曹操不解道:“若能切断黄巾军的粮草来源,自然会将他们逼上穷途末路。可黄巾军有一百万人,我们即不能武力消灭,又如何切断他们粮草来源这条路呢?”

    “首先,黄巾军不会全部出动。其次,主公需要扩大自己的情报系统,做到敌未动,我先动。黄巾军去哪里抢劫,我们去提前做好防御。最后,主公需要从新任命兖州的官员,选贤任能之后,把心腹分散到各郡。如同五根手指,握紧可攻击,张开可防守,集攻防于一体,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听了荀彧的回答,曹操赞赏地点点头。其实刚刚有些问题他也想到了应对之策,不过他还是请教荀彧,想看看荀彧的城府。不过,荀彧对答如流,策略一针见血。这种结果让曹操很是开心。

    “先生只言片语之间,便轻松解除了我的心头之患,简直是上天赐我的张子房啊!”张良字子房,初汉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