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金富轼用兵如神,无名氏当世诸葛(第1/2页)  干将的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却说无名氏意外夺得第二路元帅帅印,正紧锣密鼓筹备粮草,整顿军马,准备三天后出征。

    谁知到第二天即传来喜讯,妙清和尚被杀,西京派请降。

    原来在早些天,元宗皇帝命洪彝叙、李仲孚持诏书前往西京劝降。然而二人心中惧怕,磨蹭了四天好不容易到了生阳驿就再也不肯前行了。金富轼得知后,将洪彝叙囚禁于平州,将李仲孚流放到白翎镇,并于宝山驿阅兵三日,聚众商议平叛事宜。当时众人都说兵贵拙速,应该倍道疾驰攻其不备,只有金富轼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指出西京众人久欲谋反,如今想攻其不备已难以实现,而在将士有轻敌之心且军需不足之时冒然进攻,将会有三不利--可能遇见伏兵、屯兵坚城之下而天寒地冻、两界可能有呼应西京之人。不如引军绕道前往敌人背后,沿途获取军资并安抚诸城,一面增补兵力一面休整将士,以大军慢慢缩小包围,而后再传檄西京。

    金富轼没有向西京重兵屯守的岊岭进军,而是采用迂回战术经涟州抵达西京北方的安北大都护府,两界之人见大军忽至均惧而出迎,西京被完全孤立。在金富轼大军压城和强大的心理战术之下,西京人杀死妙清等人请罪投降。

    朝堂上,元宗皇帝端坐帝位之上,笑容满面,好一个春风得意。“众爱卿,眼下正是双喜临门。一方面我们已通过比武选帅选出了赵王爷为第二路军元帅;另一方面西京今早送来降书,请罪投降。早上同时送来还有金大元帅的书信,劝朕善待请降;各位卿家议议,这个请降我们同不同意?”

    朝堂上,战事马上结束,本该高兴,然而大臣们却表现各异,有开心,有脸色诡青的,有拍手庆贺的,有沉默不言的……

    “禀皇帝,西京是应诏谕而降,金富轼身为元帅不直趋西京,领军攀山越岭绕远道去安州,何来功劳!现他们应诏而降,应准其降”一大臣道

    “不可!”另一大臣道“且不论金大帅有无功劳,单是这叛贼便不能留之,必杀之不留后患”

    “对”忠臣附和道

    “如果造反了,打不赢就请降,朝廷也允许了,那不是造反无罪吗?”

    “降可以降,但必杀之不留后患”

    ……

    西京两班跟开京两班本就是死对头,相互斗了很多年了,尤其是前些年西京两班得势的时候,对开京两班一直打压,这时候正是出气落井下石的时候,同时也不想把这天大的功劳全归了金富轼,于是朝堂上几乎是一边倒。

    在“杀”声一片中,元宗皇帝转向无名氏道:赵王爷,有何高见?

    无名氏顿了一下道:此本为贵国内政,本使不便开口。

    “诶,你既是朕的第二路军大元帅,又是朕的妹夫,现在就不是外人,尽管说来”元宗皇帝道

    无名氏无奈说道:如果请降不杀确实造反的代价太小,但如果杀之,他们必反,继续与我们为敌,那么平叛将旷日持久,为百姓计,愿皇上准其降。

    “降可以,但必杀之”一大臣站出来大声道

    “对”众大臣附和道

    元宗皇帝一时也有些为难,想了一会道:各位爱卿,那就应其准其降,但造反头目必杀之。

    廷议毕,无名氏摇头走了出来,一不小心撞上了一个人,一看却是一个太监带着一个着大宋服饰的人。

    “赵王爷,当心”那太监道

    “赵王爷?”那着大宋服饰的人道

    “正是,赵王爷乃是你们大宋国的王爷”太监对那人道

    “赵王爷有礼了”那人立马下跪道:在下郑刚,大宋国福建泉州人,常年来往于高丽国做生意,不想在此遇见。

    “免礼”无名氏道,想了一下又问:你常年来往于高丽做生意,是走海上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