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旧书舍又添新徒(第1/4页)  浮世知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座普通门庭,匾额上写着“陈府”二字,这便是荆州大儒陈福通的府邸。自十几年前,陈福通定居荆州,为书房题字“开明书舍”之后,其名不胫而走,众人往往不称“陈府”,而以“开明书舍”代之。

    此时陈府正厅上,正端坐着一位老者,虽然鬓角和胡须已然花白,但精神凛然。

    “老师,陈修,回来了!”陈修快步跑上前,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声音有些发抖。

    老者一下子起身应了上去,两手托起陈修,神情激动地连说:“好!好!好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陈修摸了摸眼睛,道:“老师,学生斗胆给您收了个徒弟,”伸手一指张鲁,“他叫张鲁,我在梁州遇险,多亏了他才能再见到您老人家。”

    陈修忙跟张鲁使了个眼神,张鲁往前跨了一步,也是扑通一声跪下,磕头道:“老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陈福通笑着点点头,道:“倒是个机灵的孩子。好吧,既受了你一礼,我便收下你这个学生了。起来罢。”

    陈修介绍了李良和黄蓁蓁,三言两语,将两人的情况略略说了。

    陈福通与几人稍稍说了几句话,笑着说道:“你们这一路舟车劳顿,想必也累了。这样,你们先去沐浴一番,稍作休息。我已让人备了席,一会咱们边吃边聊。”转头唤过一旁的仆人,去安顿李良几人。

    陈福通领着陈修来到书房,抬头便是“开明书舍”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书房摆设极简,不过一张书桌,数把藤椅,此外便是满屋的书籍。

    “殿下——”陈福通将门一关,转身向陈修拱手一拜。

    陈修连忙弯腰托住对方的手,急道:“老师,莫要如此。”苦涩地摇摇头,轻叹了口气,“老师,再没什么殿下了。今后我只想跟着您,安安静静读书、修行。”

    陈福通也叹了口气,引着陈修坐下,问道:“前段时间,荆州也有些南陈国动乱的消息传来,不过语焉不详。倒底发生什么事了?”

    陈修神色一暗,道:“黎蕃篡位,父皇母后俱薨,宗室死伤殆尽,也不知如今尚有几人幸存。”

    陈福通道:“黎蕃?原来是他。”抬头似在追忆,忽又微微摇头,“当年游历南陈,你父皇对我礼遇甚重。将你记在我门下,却不知,他是否对今日有所预料?”

    陈修忽然起身,往地上一跪,道:“师傅,父皇对您并无算计之心。当日突遭大难,父皇跟我说,当年与师傅相交,实在是出于佩服您的品性本事,如今南陈国恐无立足之地,只能厚颜前来拖累师傅您。”

    陈福通连忙将陈修托起,陈修又接着说道:“父皇让我来找师傅,希望我在大乾,能做个普通人,再也不要回南陈。”

    陈福通轻轻地拍了拍陈修的手背,柔声道:“傻孩子,师傅并非疑虑你父皇的用心,不过是可惜罢了。当年见他时,我观他风姿卓异,当是一时之英主。南陈虽小国,却也有勃发气息。想不到,风云如此变幻,已然变故至此。”

    陈福通看着哽咽不语的陈修,道:“这一路上,苦了你了。既然你父皇希望你做个普通人,今后,你就跟着我,好好读书,好好修行吧。”

    陈修抿着嘴,点了点头,道:“要不是几位老师舍命护送,我怕是都到不了大乾。只是为了我,他们死的死,散的散……”

    陈福通抚着陈修的头,道:“各人自有缘法,无需多想。”

    陈修尽管老成,毕竟还是个少年。这一路,找到师傅,差不多成了支撑他走下去的信念,如今,提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了。这心弦一松懈,满腔的心事顿时涌了上来,恐惧、委屈、心酸等等,不一而足的情绪更是交织在心头。

    陈修有很多话,想跟师傅说,也只能跟师傅说。可是话到嘴边,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