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功过且由世人评(第1/3页)  浮世知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乾朝廷在地方设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在州为都督府、州牧府、监察司,在府则为指挥所、知府衙门、监察所,在县则为县衙和巡检司,各千户卫所并非按照县治设立,而是由直属的府军指挥所因地因事而设。

    在法理上,三司各司其职,互不统属。然而实际上这很难做到,其一是三司品级高低不一,指挥使从三品,知府正四品,监察使从四品;其二是职责虽然分明,但亦互有牵涉。特别是在涉边之地,指挥使往往因争乱不休,权柄尤重。

    当李念派人来知府衙门请人的时候,知府、监察使和同知正聚在府堂。可以想见,昨夜赤眉围城,三司首脑定然是无人可寐。

    崔知府听了来人所请,笑着道:“好,好,好。”将来人打发了,又冲监察使苏昶和同知顾德昌抬手示意,道,“日升兄,力行兄,一同去罢。”

    苏昶看了崔路一眼,笑着道:“子道兄,如此大功,李使君怕是不会在钦州久居吧?”

    崔路应声看向苏昶,又瞥向苏昶后方的顾德昌,哈哈作笑道:“李指挥使大胜,咱们与有荣焉。”转头朝门外喊了一句,“备轿。”

    李念端坐大堂,有兵丁来报,经历官李良率部捷归。李念目光扫过堂下陆续进来的几名下属,道:“让李良过来吧。”

    不大一会,李良进了大堂,先向李念行礼问好,又向堂内的几位上官打了招呼。

    李念点头应了,道:“灵山那边的情况,你详细说说罢。”

    李良应是,便道:“自使君大人令至,我们在钦州至灵山必经之路的拐子峡附近埋伏,果然截住了贼寇。赖使君神算,将士用命,贼寇军师陆天青不战而逃,头目李金侥幸得脱,其余赤眉贼寇死伤六百余,俘获六千余。”

    李念嘉许地点点头,道:“你是经历官,稍后旁听议事罢!”

    李良躬身应答,退到一旁。指挥所经历主要负责出纳文移,也就是公文往来,虽是个从七品的小官,但是直接向指挥使负责,非信重之人不予。

    不过盏茶功夫,兵丁来报,崔知府、苏监察并顾同知已至。

    李念道:“有请。”便从座椅上站了起来,移步堂下。

    还未走到门口,崔路已快步跨过门槛,连忙拱手,笑着道:“怎敢劳烦使君大人亲迎?钦州大捷,使君居功至伟呀!”

    旁边苏监察也道:“使君安好!敬贺大捷!”

    顾同知则在一边连连附和。

    李念谦和一笑,道:“上赖皇上洪福,下凭将士效死。李念岂敢贪功?”说着侧身伸手示意,“三位大人请坐。”

    三人拱手致谢,去向右侧一排官帽椅旁。

    李念回到上首坐下,道:“诸位都坐罢!”

    左边崔知府三人拱手致意,方才坐下。右边以林毅、罗初八为首的一众武将也齐声称是。

    待众人坐下,李念道:“罗副指挥使,先将此战情形说与三位大人知晓。”

    罗初八应是,道:“六月初三,指挥使巡卫。初五,薛总督急令协防南宁府。当天我遣人禀报指挥使,指挥使着令我集合四卫人马赶赴南宁。初七,我率四卫人马离开钦州,途经石岭坡,由李经历分率一部择地隐伏,又三千人行至雷岭,令一千五百人继续北上南宁,其余人则随我经小道回返钦州。是以钦州之围,实为引蛇出洞,其后发展,更如指挥使所料无差。”

    崔路暗暗心惊,罗初八他略有所闻,此人性实刚直,从不巧言,事实就算不俱如他所言,恐怕相去亦不远。崔路知道自己还是小看李念了,管中窥豹,李念如此心智手腕,他日成就不可预估。他也暗暗反思,自己昔日对其颇有看法,心中也常暗生龃龉,好在尚可视为分职之见,犹可弥补。此人经此一役,怕是不日便有升迁,说不定将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