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昨日乡歌何处寻(第1/3页)  浮世知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城下百姓听好!”一个沉稳的声音突兀而起,闹哄哄的城下,灾民纷纷扬起头,吵杂的声音渐渐小去。

    “本将是钦州指挥使。听我说,大家不要害怕,不要慌乱。赤眉围攻钦州,无非是为了粮食,与你们无关。请大家绕城西行,离开战场。”李念反复说了三遍方止。

    城下有声音传来:“指挥使大人,离开这里,我们还是要饿死,莫不如给他们些粮?各方也好相安无事。”

    李念轻嗤了一声,朗声道:“刚才你们中有人提议,可以出粮食让赤眉退兵,这个提议不错。”停顿了一下,又道,“这城里的粮食本身便是朝廷给你们赈灾用的,既然你们愿意——”

    李念话未说完,城下已是乱哄哄一片,不愿意的吼声此起彼伏,竟逐渐汇到一起,越来越响亮。

    李念手掌向下虚按几下,提气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沉稳的声音竟然压过了数万人的嘶吼,似乎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魅力,“你们不愿意,我知道了,我尊重的你们的意愿。而且,适才钦州一众富户已经议定,将在钦州城西的灵山镇,成立灾民救助会,借给受灾百姓粮种,而且,一年借期内,不计利息。”

    李念话音未落,城下窃窃私语的百姓,有的竟激动得跪下磕头,又带起周围跪下一片。不大一会,寥寥的站立者颇为犹豫,左右看了又看,也纷纷跪下。一片“青天大老爷”之类的声潮向城上涌去。

    李念忙高声道:“大家快起来,快起来!不用谢我,要谢应该谢朝廷,谢皇帝,”侧身仰天一拱手,“应该谢谢那些成立救助会的士绅富户。”

    李念接着说:“大家若是信我,就请起来。抓紧时间,绕城西去灵山镇,也好早做安顿,度过灾年。”

    陆天青看着城下慢慢起身移动的人群,抚须感叹:“太湖李使君,果然名不虚传。”转身望向高波,“大帅,在下惭愧——”

    “这怎能怪军师?”高波伸手止住话头,张嘴还待说话的当口,另一个声音插了进来。

    “大帅,待俺去射那鸟人一箭,让他闭嘴!”原来是副都统张大山。

    “大山,退下!”南关大喝了一声,无奈地摸了下紧皱的额头。

    高波不以为忤地冲南关摆摆手。

    此时一名传令兵勒马而下,顺势行了一礼,乃报:“大帅,百姓都往城西移动,李都统请示大帅军令!”

    高波转头看了一眼传令兵,又转回头,道:“军师,你以为呢?”

    陆天青看向高波,余光瞥了一下他旁边的南关和诸葛昉,道:“放行,当然要放行。”眼睛微眯,“不过,为了防止钦州军有人混在百姓之中,得慢慢放,以便甄别。”

    高波摸了一把脸上的胡子,道:“军师这不止是与咱们李指挥使比耐心吧?”望了眼城上的那道身影,“你是认为,灵山镇确实存着大批的粮食?”

    陆天青道:“不论是赈灾粮,还是其他,灵山镇应当有不少粮。”眼神向周围扫了一下,又看向高波,“大帅,钦州距离灵山镇将近百里,如果灵山镇没有粮,灾民这一去就得死上一大半。据我所知,我认为李念做不出这种事,也不敢做这种事。”

    高波沉声道:“军师的意思是,分兵灵山镇?”

    陆天青点点头,道:“我们首要的目的是粮,攻打钦州城本身便是不得已之举。既然灵山镇有粮,那何必舍易求难?”

    高波心中了然,不论打下哪里,肯定是守不住的。打钦州也好,攻灵山也罢,都是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能少费工夫,何必舍命相搏。略作考量,便道:“钦州城虽然空虚,但也有上千精兵,不容小视。因此,必须将主力留在这里,一是拖住李念这些人,二是吸引援兵的注意力,为拿下灵山镇争取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