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章.劝降泰山贼寇(第1/2页)  三国之逍遥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劝降藏霸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陈登与藏霸颇为相似,也经历了陶谦、吕布、曹操几个主公,或许能有办法,袁熙虚心请教道:“元龙可认识泰山藏霸?”

    陈登心中暗想,袁熙应该是想要劝降藏霸,自己曾经见过藏霸,还替陶谦安抚过他,依照目前的形势,藏霸最好的选择便是投靠河北,主动接受任务道:“登愿意前去泰山说服藏霸来降。”

    袁熙大喜,对陈登道:“此事便有劳元龙了,元龙见到藏霸时,转告他熙绝对不会计较从前的恩怨,曹操能给他的一切,河北都能给他,甚至更多。”

    自从泰山军失去了开阳大营,藏霸、孙观、吴敦、尹礼、昌郗五人便将泰山军驻扎在泰山脚下,背靠泰山,设立了泰山军营,凭借泰山的地理形势与河北抗衡。

    夏侯惇领兵退往下坯郡,袁军便没有再来泰山,一时之间,相安无事。藏霸便派人轮流看守泰山大营,自己也返回华县老家看望家中老父。

    陈登奉了袁熙之命,令几名随从带着礼品前来泰山大营拜访藏霸。藏霸不在军营之中,今日正由孙观负责,听说是陈登,心中惊奇,不知陈登为何而来,陈登乃徐州名士,孙观虽是草莽,也懂得礼数,亲自出迎。

    孙观客气地询问道:“在下孙观,见过陈太守。陈太守从广陵远道而来,定有要事,可惜来得不巧,藏霸将军回老家探亲了。若是陈太守信得过孙观,但说无妨。”

    陈登压低声音道:“孙将军乃是藏霸将军最信任的兄弟,登自然放心。只是此事关系重大,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而且这事还必须要藏霸将军做主。”

    孙观为了安全起见,禀退左右,才询问道:“如今四下无人,只有我与陈太守,不会有第三人知晓。陈太守远道而来,不知所谓何事?”

    陈登如实道:“登已经投靠河北,不再担任广陵太守一职。这次奉袁丞相之命前来泰山,特来劝藏霸将军归顺河北。”

    孙观大惊,没想到陈登居然投靠了河北,不过再一想,也合情合理。如今曹氏微弱,割地求和,江东在一旁虎视眈眈,随时出兵夺取江陵,陈登与孙家有仇,一旦江陵失守,陈登岂能善终!

    反观泰山军则不同,曾经诈降袁军,还因此大败张燕,河北众将定然记恨,就算袁熙宽宏大量,不予计较,也会受到排挤,无法得到重用。

    孙观稍显犹豫,不过还是下了逐客令,用冰冷的语气对陈登警告道:“既然元龙先生已经投了河北,看在往日情份不予追究,还请先生速速离去,若让他人知晓,后悔莫及。”

    陈登观察细微,孙观的犹豫之色逃不过他的双眼,不甘心就这么失败,继续劝道:“将军有心为曹家效力,可是曹家的人会相信将军吗?不过是要你们为曹家看守兖州门户而已。”

    这话正说中了孙观的痛处,他人皆以为曹家信任泰山军,才将兖州门户泰山郡交给藏霸孙观等人把守。其实并不是,洛阳之战后,中原兵力严重不足,为了对付河北,将下坯割让给了江东,利用泰山郡、广陵郡让河北和江东发生矛盾,甚至引发战事。

    孙观挣扎道:“泰山郡乃是泰山军的起源地,保卫泰山郡,不只是为曹公而战,也是为家人而战。泰山军虽是江湖草莽,不过也懂得保家卫国。”

    陈登见孙观松口,心中暗喜,询问道:“按照孙将军的意思,只要袁丞相不侵犯泰山郡,泰山军将不会与河北为敌?”

    以孙观为首的泰山四寇的确只想称霸一方,逍遥快活,能与河北井水不犯河水,自然最好。不过泰山军主将还是藏霸,孙观无法做主,对陈登道:“元龙先生不如先回去,待与藏霸将军、还有其余三位头领商量过后,再回复丞相如何?”

    陈登也知道此事不能操之过急,不如多给他们点时间,提醒道:“那陈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