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不知原是木兰舟(第1/3页)  只约相思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寒烟楼是沿都最大的酒楼,自闻人国迁都到这里前就已经存在,酒楼的老板据说是当时的一个进士,喜欢吟诗作对,正好家里有些小钱就买了酒楼取名寒烟楼。

    寒烟楼正对着一面湖,登上寒烟楼方可感受江南烟雨的小桥流水,这在俊朗的北方是很难体会到的。

    苏曼彤到的时候白芷竟未认出,一身书生的打扮,长发束起,加上本就阴柔的外表,倒也不失为一个文质彬彬的玉面小生。

    一进酒楼两人便被这无处不在的文人气息所折服。

    酒楼内临窗一侧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雕花花囊,插着满满一水晶球儿的白兰。主壁两侧挂着一副对联

    “酒间吟诗字句香,醉后挥墨笔生花”

    白芷正盯着对联中间的一副水墨画,画上是幅墨梅图,却也有几点红映在其中。

    “试问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这题词倒是巧妙,不知这幅图是何寓意?”

    苏曼彤笑答白芷“这幅图名叫九九消寒图,这在我们北方每一户人家都会画。”

    “九九消寒图”白芷仔细一看笑言“是呀,这画上画着九朵梅花,可这梅花怎么不尽是红梅,还有为着色的。”

    “这梅花瓣共计八十一,每天染一瓣,都染完以后,则九九尽,春天临。这个月份在沨莱想必已是绿柳拂栏,但在闻人国天气还未完全回转。不过这幅图已经不是用来计算天气的了,这是这家酒楼老板的一副心爱之作,为的就是展现九九消寒图的精妙。”苏曼彤解释道。

    “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这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啊”白芷不禁赞叹道。

    两人一面笑谈一面走上二楼雅厅就坐,在雅厅正中间培育着一株紫玉兰树,竟是将本种植在室外的花移植在了酒楼内。

    “这株紫玉兰树形婀娜,花开芳香淡雅,真是美妙。”一位书生打扮的男子赞叹道。

    “这可是特意从沨莱国沨帝王宫移植来的,尤其这一株,可是入了孔夫子眼的。”另一位富贵公子说。

    “是啊,传闻孔夫子还为官时,曾参加王宫宴会,席间兴致所及,诗意大发写下闻名于世的《长陵赋》,其中就提到了这株紫玉兰。后来沨帝听说了寒烟楼,为表诚意就赠送这株玉兰树到寒烟楼。”

    “孔夫子真是了不起,不愧是我们沨莱人啊”一位着沨莱服饰的男子自豪道。

    “论这些年出过的大家也为有我们沨莱了。”

    “孔盛铭又如何,二十年远离朝堂,现在恐怕今夕何夕也不知道,有什么值得夸耀。”一位身形粗犷的闻人男子出言讥嘲道。

    “没错,要我说啊孔盛铭就算当初有多厉害,但如今和我们闻人的各位皇子比起可差远了。”男子身边的同伴都连连附和称赞。

    “你们几个在这儿说什么,孔夫子可是我们的骄傲”一位沨莱男子走近大声道,说完又碰了碰身边同样书生打扮的苏曼彤“小兄弟你说呢?”

    身边的苏曼彤突然被点名,白芷侧身看她,倒也期望听到她的想法。

    “的确,我有幸拜读过夫子的著作,孔夫子确是少有的大家。”苏曼彤与白芷相视一笑,从容笑答,全然没有一丝女儿家的姿态。

    那沨莱男子挑衅地看一眼闻人大汉,仿佛在说,怎么样你们闻人国的书生都这么称赞。

    先前的闻人大汉怒说“光说算什么,这是在我们闻人,是男人就比试比试,看是你沨莱厉害还是我闻人厉害。”

    闻人大汉虽易怒,但闻人子民轻生死,重豪勇,这番话出口也算是生死之约。

    “你们两个都是柔弱书生,就一起上吧”闻人大汉指了指书生和苏曼彤叫道。

    白芷正听的津津有味,忽然听到这大汉的话语怔了一瞬,忙走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