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七章 再次出征(第1/2页)  边地疏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奔赴喀喇昆仑山进行高寒地区适应性训练,比上帕米尔高原施工,任务更艰巨。

    施工不用携带武器,没有战术背景。高原适应性训练则是为以后的作战探索战法、积累经验,可能遇到许多未知的复杂情况。

    团平时驻守在塔克拉玛干大漠边缘,防区包括昆仑山腹地。那里才是部队未来作战的真实地域,每隔几年,部队就要上一次高原,开展系统训练。

    团有些战士没上过昆仑山,对高原缺氧、高山疾病、千里域藏公路心存畏惧。

    尽管在山下平原地区进行了一定的适应性训练准备,但是登上高原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谁也说不清楚。

    既然是高原搞训练和演习,武器装备肯定是要运上山。所有出动的车辆全都喷上迷彩伪装,战士们也都换上了米黄色的高原迷彩服。

    这次出征,比去帕米尔的兵力更多,整个团有上百辆车联合出动。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当然是重中之重。

    团的生活保障队、军需部门筹备了大量的保障物资和食品。为了方便官兵的生活,军人服务社也随队出动。这倒是战士们没有想到的。

    部队出发的时候,随军家属们又站在大门口送行。

    这一幕,如同年初部队去帕米尔高原施工的时候一样,还是令人难忘,令人动容。

    家属们仍把灿烂的笑容展现给每一名出征的军人,把不安和犹虑留给自己,留在家里,不让一个人带着顾虑上山。

    没有工作的、能请上假的家属都来送行了,然而,工兵连连长王誉峰的妻子巫敏没有来。王誉峰带着愧疚和哀怨出发了。

    部队第一天的行军任务是从民乐县行至开城县。开城县就是域藏公路的。

    当晚,部队驻扎在县城,次日开始进山。

    此次高原寒区适应性训练,a师只派团出动,团长政委等主要领导悉数上阵。

    a师首长机关派出贺成功副师长带司令部机关的一名科长,三名参谋,政治部一名科长一名干事,后勤部一名助理员。组成一个型指挥组随队上高原。

    这些人员也是当天赶到了开城县,与团大部队汇合。

    当初,a师政治部研究确定谁随团上山时,刘翠自告奋勇。她总是希望自己出现在部队大项行动的现场。

    为了安全起见,师政治部狄主任准备让保卫科长带群工干事吴远山去,但是刘翠强烈要求上山,而且讲出了一大堆理由。

    最终,狄主任同意了。胡英辉却感到不安。

    上次,刘翠去帕米尔高原报道部队施工,胡英辉就一直替她担心,生怕她身体不适应,或者生病。直到刘翠安全返回,他才放心。

    这一次,胡英辉早就打听好了,政治部决定让吴远山去,他开始并没有担心,可是后来刘翠竟然自己找苦吃,让他实在想不通。

    胡英辉去找刘翠,想跟她谈一谈,尽管他知道不可能劝刘翠改变主意。

    刘翠正在自己的宿舍里收拾行装,胡英辉拿着刚从药店里买来的药品来到刘翠的宿舍。

    “你当真要上山去?”胡英辉明知故问。

    “是啊,我就是干新闻工作的,这种重大行动我不去谁去啊?我还没有去过昆仑山,这次机会怎么能放过。”刘翠边收拾边回答。

    “团不是有新闻干事嘛,你在山下收集情况就可以,还须亲自出马?”胡英辉说。

    “你不懂,什么是新闻,新闻就是靠近,靠近,再靠近,只有抵达最靠近的地方,才能掌握事实的真相。就像法律上讲的,原始证据比传来证据更有证明效力。”刘翠佩服自己的融会贯通能力。

    “喀喇昆仑山可比帕米尔高原海拔高,域藏公路的路况也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