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别无选择(第1/2页)  边地疏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果不其然,还真有任务。

    “根据上级通知,下午三点,地委佟书记要来团慰问英雄连官兵,你准备好相机,还有胶卷、电池等。关键时刻不要掉链子。”侯顺又低下头在笔记本上写字。

    什么“铜书记”、“铁书记”,什么时间来不好,偏偏今天下午来。陈默对这位地高官恨之入骨。但是,主任的安排也不能推脱,他点头答应:“是,好的,我会提前过去的。”

    “你告诉许冲,让他在英雄连架设一套音响,领导还要讲话。”侯顺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着陈默,“你们去准备吧。”

    “确定是下午三点到吗?”陈默不甘心,他还抱有一丝幻想。

    “通知说是三点左右,也不一定,你早点过去,检查一下连队的准备情况。”侯顺从椅子上站起来。

    看来约会是没希望了。

    陈默退出了侯顺办公室。临出门时,侯顺又说了一句,“今晚上把新闻稿赶写出来。”

    陈默心里有亿万个不乐意。然而,他别无选择。

    趁阿孜姑丽还没有下班,陈默打电话给她,实话实说。

    陈默听得出来,阿孜姑丽接到电话如释重负,说:“好的,好的,你忙你的,没有关系。”

    ……

    英雄连,是团的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支特殊突击队,曾经参与边境斗争立过大功,被军委授予荣誉称号。

    正因为头顶着巨大的光环,逢年过节,军地各级领导都喜欢来慰问英雄连官兵。

    英雄连的战士来自五湖四海,有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各民族官兵生活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形成独具特色的连队风格。

    下午两点半,陈默按要求到达指定位置——团英雄连。

    英雄连所在的四合院,挂起了横幅“欢迎首长莅临指导”。院子里张灯结彩,红旗飘飘,鼓乐喧天,歌声阵阵。战士们还在排练迎接领导的节目,做着上场前的最后准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三点,三点半,四点,四点半。陈默在英雄连已经等了两个多时,地方党政官员还没有来。

    陈默越想越生气。每到过节休息的时候,他的工作任务反而增加,过节还不如过周末自在。

    英雄连的官兵一直等到五点多,领导们姗姗来迟。

    车队抵达,领导们陆续下车。团刘金昌团长、林国华政委率众迎接。

    视察队伍刚一踏进英雄连的四合院,欢快的民族歌舞就唱起来、跳起来。

    “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坚苦哪安家。祖国要我守边卡,扛起枪杆我就走,打起背包就出发……”

    一曲诞生于边疆的老歌,被少数民族官兵演绎得活泼热烈、激情四溢。

    一个领舞的维吾尔战士挥动手臂、扭动身子,跳起独具民族特色的新疆舞,他一会儿单膝脆地,一会儿盘旋穿梭……

    另一个哈萨克族战士举着手鼓,与舞者配合,击打出明快的鼓点。

    别的战士,有的弹起冬不拉,有的拨动热瓦甫,还有的捧起洁白的哈达……

    战士们边唱边跳,瞬间营造出欢快喜庆的节日气氛。

    这首歌《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描写的是守防军人的牺牲精神,旋律明快,歌词简单,朗朗上口。

    由十几个民族的战士共同携手,自编自导自演,让老歌重新焕发了青春。为严肃呆板的军营,打造出一道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景线。

    一曲歌舞表演结束,战士们迅速列队归位,他们各个身姿挺拔、神采奕奕。

    “立正!”随着连长买买提一声令下,全场安静。

    整好队伍,连长转身面向视察的领导,敬了一个标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