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杭州到上海(第1/3页)  风起幡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薛三爷又饮了一口茶,继续道:“葆霖兄还说,他这就会着人去找合适的房子,还说,小风一时半会儿不要急着拿主意,做什么事情,等选好了行当再投资。他说盛唐商会正好也缺人手,想让小风先去他那儿,一边接触些各行各业的人,一边留心看看,再拿主意。”

    薛福祥也很高兴,说:“老爷,看样子这块盛葆霖的金字招牌还是管用的呢!”

    薛三爷道:“是哦,小风,你看呢?”

    “我觉得盛先生的安排很周到,我人年轻,对上海滩的事情也不熟悉,边学边看,摸清些门道再决定,自然更好。”南凯风答道

    “小风,你跟盛先生也有数面之交,你是个聪明人,我也不用叮嘱你些什么,爹相信你。

    ——那我们就一边准备着过个好年,一边安排着小风和秋儿去上海的事。”薛三爷笑着说道。

    冬日的杭州城,既不像闽粤两省一样好似春秋时节般温暖,感觉不到一丝寒气,也不像北方一样冰天雪地、让人整日只得围在炉边、盘在炕上。江南的冬季,有时会飘落一些洁白的雪花,但都积得不会太厚、积雪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常常会有些悉悉索索的小雨,湿润而微冷的空气,树叶不会掉尽,河港交错之间还能看到芦花在开放。郊野之间不但没有那种肃杀凋零之气,反而让你确信“春天肯定不远了”。

    就在这样一个季节,整个薛公馆更加忙碌起来了,为了年,也为了开春后南凯风、薛美秋去上海。整个薛公馆洋溢着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也弥漫着一种离别的气氛。

    前一天刚下了一场细雨,次日午后,薛三爷和薛福祥到了河滩,特意去看南凯风和徐七瑞练拳脚和枪法。

    城西的余杭塘河滩,芦苇丛中时不时有噗噗嗤嗤的声音,那是几只野鸭在扑腾,有时更可见几只白鹭滑翔着一掠而过。

    薛三爷等人来到河岸边。

    “岳父,凯风的拳脚和枪法都比七瑞差了太多,真是献丑了。”南凯风道。

    “姑爷学得很快,特别是枪法,师父,让姑爷给您露一手。”徐七瑞说。

    “好,就看看枪法,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这曲尺。”薛三笑道。

    南凯风取出枪,将弹夹退出来,拉了几下套筒,把子弹一颗颗压进弹夹。徐七瑞则飞快的在远处摆上了一排盛满水的小罐子,高高低低的。当南凯风把最后一颗子弹压进弹夹,抬手间就迅速开了七八枪,随着枪响的是罐子的“噼噼啪啪”的破碎声,惊起一滩禽鸟。

    “好!”薛三、薛福祥和徐七瑞欢喜地喊道。

    “凯风这一手,不亚于玩过几年枪的老手啊!”薛福祥道。

    “福祥叔,过奖了。听七瑞说,岳父和您都是神枪手呢。”南凯风言道。

    薛三爷笑了笑,道:“七瑞,好样的。”

    “师父,是姑爷聪慧勤恳,我就是把我会的和姑爷一说,没两天他就会了。”徐七瑞道。

    又看着南凯风和徐七瑞练了一会儿拳脚,一行人才回去。

    日子很快,过了一个团圆美好的春节、元宵节之后,离南凯风和薛美秋出行的日子更近了,日子定在正月廿九,是专门找人挑过的。

    薛三爷也早说过了,这一趟他自己不会陪着南凯风和薛美秋去上海,他觉得自己应该放手了,让他们自己去,徐七瑞和齐妈跟着一起去上海。

    出发的头一晚,王沛生来找徐七瑞,给他送行,王沛生好像喝多了:“七儿,你小子就是招师傅喜欢,不愧是师傅身边长大的,只要有什么好事……师傅都照顾你。”

    徐七瑞说:“沛生哥,其实师傅对你也挺好的,你在咱们薛源堂的时间更长,是师傅最得意的大弟子,他是因为这里少不了你,才让我去的。”

    王沛生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