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盛葆霖轶闻(第1/3页)  风起幡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些传闻既有盛葆霖初到上海时街头的打打杀杀的、刀光血影的街头搏命生涯,也有如何通过抢土发家致富的经历,还讲述了盛葆霖如何成为青云帮辈分颇高的“启”字辈老爷子,如何收纳了遍布上海滩的众多门生,如何与洋人和军阀打交道,赚钱有方也挥金如土,如何在当局戒烟时趁机转行,如何在当局一时兴起的抓赌中保全了自己的赌场,如何成长为上海滩无人不晓、无所不能的传奇人物,既有生意经,也有为人之道。

    南凯风虽然以前也来过上海,但这一次跟薛三爷一起,再加上有了林岳东这个熟知上海的向导,他对上海的感受跟之前大不一样了。

    在关于盛葆霖的种种传闻中,去杭州接回谢绍棠的公子也是其中一件,经江湖上种种渲染后,已经颇具传奇色彩。关于盛葆霖的种种传闻中那些打杀、赚钱的事固然很有分量,但还有两件不那么起眼的事情给南凯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南凯风感触颇深的事情都没有涉及什么大人物,林岳东也没有把这两件事当成什么大事去描述,但这两件事却让人见识盛葆霖的为人之道,明白其门生遍布上海滩,能成为上海滩的一个大人物,绝不可能仅仅是靠打打杀杀,更不是靠什么运气。

    这头一件,发生在四年前,江苏北部接连遭遇大旱和蝗灾,成千上万的江苏人逃荒到上海。许多人刚到上海的时候饥寒交迫且一时无以谋生、也无亲可投,成了流落街头的人。盛葆霖是江苏苏州人,对自己的同乡自是解囊相助,不但放开了戏院、仓库两处地方留宿了近千逃荒的流民,而且设粥铺、供应餐食,还发放御寒的衣物。

    在发放餐食和衣物的时候,每次都有数百人排队前来领取,盛家的手下人让大家把队伍排在左侧,领了的人立即被指定待在右侧的固定区域、聚在一起用栅栏把他们围住,被看管起来,到此轮救济物品发放完毕后再行解散。

    一天,盛葆霖来到留宿难民的戏院,正好看到了这一幕,他立即找来管事的张育广,指着右侧被看管起来的人问道:“阿广,这里为什么围起来,这不成了看管犯人一样?”

    张育广赶紧回答,说:“盛先生您有所不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是没有这样的,领了就让他们走了。可是有些人,他贪心不足,领好后把东西偷偷藏起来,又来排队领第二回,这样一来,准备的东西都不够发。

    ——所以,我就想到这个办法,领过的人全部集中起来,等所有人全部领好后,再把他们给全部放掉。免得有人领二次。

    ——盛先生,您说我这主意……”

    盛葆霖脸一沉,道:“立刻撤销栅栏,把看管的人全部放了。让他们自由行动!

    ——即使发现有人重复领取,也要照发不误。”

    张育广也是个聪明人,立刻招呼那些看管的人撤掉,然后站起来两手抱拳大声唤道:“乡亲们,这位就是大家的救命恩人——盛先生!

    ——盛先生有令,领过衣服、馒头的人不得加以限制,请大家自便吧。我张育广小人之心,多有得罪了!”

    此举,让盛葆霖在江苏人中名声大振,这些人,有的后来在上海找到了亲戚、投了亲,有的最终回了江苏老家,还有的在上海找到了营生的手段,或者在上海街头做了小混混,或者去十六铺码头扛包、卖水果,还有的拉起了黄包车,其中许多人加入了青云帮,成了盛葆霖的门人或晚辈。而且这些人都十分敬佩盛葆霖的为人,感恩当年曾经的救助,它们后来也成了盛葆霖遍布上海的资源之一。

    这就是盛葆霖,他懂得人性,懂得尊重每一个人,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流落街头的乞丐、流民,即使是你施舍的对象,也得尊重他的感受。

    还有另一件与盛葆霖有关的事,说来也是有趣。“上海滩有难事,找盛先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