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1. “自卑”的表达(第1/2页)  初访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苏蓉试着以“刘皇”的立场去想,试着想象,能让她毫不在意苏、顾两国的联姻的最可能原因……

    “除非,‘我’从一开始就知道:苏、顾两国的联姻,不但不可能最终成真,就算最终成了,但最终真正受益的,也决非是联姻的那两国,而是……‘我’?”

    这样的推想,令苏蓉不禁毛骨悚然。

    她不知道是自己被这样的想法给吓到了,还是竟然会产生这样荒谬的想法的自己把她给吓到了?

    然而,她却又意外的找不到能够反驳了自己——这样的想法纯属胡思乱想——的真正有说服力的理由。

    哪怕她根本无凭无据,只是想到了这么一个能让刘皇的“中立”合理化的理由。甚至,她连这样的理由为何能产生——也就是刘皇为何能有会这样做、敢这样做的底气的由来?——她都不清不楚的。

    但苏蓉就是隐隐然地感觉:似乎,并不只她是被蒙在鼓里的;似乎,连她父皇,其实也被刘皇给蒙在了鼓里。

    “莫非,父皇对我下了假蛊之事,顾皇和刘皇都知道了?所以才会这么多年的,始终都刻意疏远着父皇?——会刻意疏远?那也就是说,他们还有‘更好’的选择?——‘更好’的选择?”

    苏蓉仔细回想当年之事。包括她自己亲身经历的那段,还有她在之后的几年里陆续查到的那些可能的前因:先皇后和先皇的相继离世,前太子落水失踪,小公主早已胎死腹中,这些,全发生在了一日之内,的确是透着诡异。可,偏又查不出任何有人暗害的证据。

    难道,真会只是巧合?

    可若真是巧合,难道她父皇刻意在那事事发之前就给苏蓉种下了假蛊,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了他自己对“初代血统”的向往?还那么巧的,偏就挑了“那个时间”种下——刚好够他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私下清除了苏蓉的生母、和她生母的全族?

    这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这根本就是在为她父皇自己不日的篡位提前做的准备、确保永诀了后患——不是更为合适吗?

    “可是,若父皇对我下假蛊之事,确实再无第三人知晓;但顾皇和刘皇却还是刻意疏远父皇,始终不待见我这位公主的话……除了他们肯定早就知道了我并非‘初代’后人之外,还真就没有其他理由能让他们——宁愿公然与苏国产生嫌隙,也不愿与我这个没有半点他们想要的血统之人和亲。”

    对啊,苏蓉再次想起了:顾、刘两国,之所以世代欲与苏国和亲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能代代持续得到只有苏国才有的能解百毒的“初代血统”。

    过去,是因苏国自有“皇后”起,每任的皇后,就只能是“初代”的女身后人。这才使得顾国始终要求只与苏氏嫡脉公主和亲。——嫡脉公主,不就是苏后的嫡亲女儿嘛。不就是一众公主中,真正继承了“初代血统”的公主嘛。

    顾国是如此,刘国其实也是如此。只不过,相比于顾国,刘国更加直接:刘国不要求非得是嫡脉公主,但却直接要求了,一定要是“初代”的女身后人。

    看得出,刘国不在意是否能额外得到与顾国会计较的是因和亲之人的“嫡脉公主”身份而再多出的一层政治背书,但刘国却也同样在意——得到的是否是“初代”血统。

    这样的刘国,代代皆如此的刘国,这次,却毫不在意苏国最后的“初代”血脉——她苏蓉,与顾国定下了婚约?

    刘国可以不在乎苏蓉的嫡脉公主身份,但,怎会对她的“初代”血统也完全无动于衷?

    “除非,他们确实知道我并非‘初代’血统!”苏蓉真是越来越确信自己这无凭无据的猜测的正确性了:

    “不管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他们都一定是知道了!所以才会——一个,是不情不愿的勉强定下了婚约;另一个,则干脆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