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生有命(第1/3页)  伐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春去秋来,花开花谢,吴英与滩边以水为生的摆渡人在岛上吃了一轮熟桃,桃花酿成的酒醇香甘甜,吴英送了摆渡人几坛,老瞎子拍着胸脯保证待来日客人离岛,还是少收他们一半过路费。

    吴英曾问摆渡人,瞧着模样本就丑的离奇,咋子还瞎了只眼睛嘞?靠水吃饭的老光棍,找不到婆娘哦!

    老瞎子只是呵呵傻笑。

    风筝湖名字由来不是因为地形,传说灰云山上有位得天地认可的正牌山神,俗家本为乐善好施的善良公子,年少考得功名,娶妻生女。待机缘降生一只脚踩入修行途中,挚爱妻子忽得急症,名医亦无能为力,可怜他半吊子道法,杀不了敌续不了命。

    爱妻亡故后,山神自散家财,只带幼女入灰云山避世。幼女爱放风筝,奈何山高路岐,不适合玩耍,山神寻得灰云山下有座印日小湖,滩头平缓,用柳条为小女儿做了风筝让其在滩头玩耍。

    一日,水中虾怪迅游,见小女细皮嫩肉灵气十足,于是妖性暴起将其掠入海中。水中有位修道有成的蚌精窥得一丝天机,算得水族大难临头,立马救人,奈何晚了一步,它虽将罪魁祸首绑了交于山神发落,但山神之女已成为水妖的盘中餐,腹中肉。

    那时,山神尚未得道,幼女丧命,感悟天道无情,通悟命理。

    山神挥剑斩杀虾怪,又一拳打扁蚌精肉身,治其不查之罪,留其性命。

    无巧不成书,那蚌精受山神一拳,身体变形状如风筝,后来湖中有风筝状鱼类生出,专吃虾类,百年后称霸一湖,风筝湖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鬼神传说,本就做不得真,摆渡人曾钓上一尾风筝鱼烤了赠与吴英品尝,样子难看味道也不咋地,怎么看也不像是风筝。

    鱼不好吃无妨,有万里无云一碧如洗,有接天连日清可见底,又有鸟语花香果实累累,足矣。

    如此一年快似疾风。

    娃娃打开草庐木门,整好入岛三百六十五日,三位衣着相同的老前辈时隔一年再次出现,传道之人看着换上了一袭青衫的娃娃,胸口沉闷。

    按照先前的约定,这座草庐可以让娃娃借用十年,期间只要不损坏器具,草庐中一应事物其皆可使用。

    如今时间刚过十分之一,主人家就回来接手,饶是修道多年,老人家心里还是不舒服

    一年时间,娃娃的一切,三位天上人都看在眼里,通读三座草庐中的杂书,学过几笔毛笔字,因下笔始终无力,坚持不到一天便放弃了。其他时候,多是在草庐外晒太阳,被孟婆汤毒死的桃树化成肥料,和泥土融合在一起,开春时娃娃让吴英挑了根桃枝做种,重新栽下,如今也有些模样了。

    身着青衫,是因之前的衣服穿小了,孩子嘛,长得太快。

    相较于个头,身体素质无甚变化,丹田和经脉不曾复原,身上也没有一点修真者的气息,不是刻意掩盖,压根就是个榆木疙瘩,门都没摸清。

    当日老人家将功法灌入娃娃脑海,并不是让他趟着石头过河,其中包含了一派祖师对道法详细的讲解精要,再笨的脑袋,生搬硬套也能修出两分神仙气,这可倒好,不是一颗屎掉在一锅汤中,根本就是一道佳肴摔在了茅坑里。

    就这,还主动在桃林中留字,欠债两清。

    想来这小娃娃意识到自身就是个与修真无缘的草包,早早认命,可惜了先前的坚韧之志。

    草庐外,吴英已套好马车,那匹从市井购买的寻常瘦马,在岛上欢腾蹦跶了一年,足足长肥两圈。

    娃娃认认真真给面前的三位老前辈行了一礼,指着身后草庐说道:“一应书简字画,家具茶碗,原物归还。此行所获所得,多谢三位前辈。”

    一人授道,草庐中分门别类的典籍却归属三人,故而三位老人家同时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