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1章 广州大屠杀(第2/3页)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除此之外,孔有德占领桂林,南明督师瞿式耜自杀殉国。

    随着鞑子相继占领广州,桂林,基本上宣布以朱由榔、杜永和为首的南明势力退出历史舞台。

    原来,在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10月开始,伪平南王尚可喜、伪靖南王耿继茂率军杀到广州城下,广州民众在南明两广总督杜允和率领下,大家据城死守不出。

    尚可喜、耿仲明最先率军攻城,但广州城墙颇为高大,再加上鞑子向来不善于攻城,经过两天厮杀,广州城内明军杀退尚可喜、耿仲明进攻,力保城门不失。

    在这种情况下,尚可喜一面令人在广州城门四周广挖壕沟,将广州城团团围住,而另一方面则大规模的铸造大炮,在永历四年八月1日这天,清军集中7门火炮轰击广州城墙的西北角这一点,清军不怕疲劳、不惧炸膛的清军炮手们,竟然整整轰了一天一夜。

    到第二天,奇迹终于出现了,坚固的广州城墙被轰塌一道三十余丈的大口子。苦苦等待了多时的尚可喜亲自率着清军敢死队,冲进了广州城。

    如此广州失守,杜永和只得率领数千大军登上大船只撤至海南岛的琼州。

    在占领广州城后,尚可喜、耿仲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广州大屠杀,据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撰写的回忆录中记载,在这场完全是汉人屠汉人的杀戮中,共有二十多万男女老幼,悲惨地死于同族人的刀下。

    与此同时,“孤胆汉奸”孔有德也从全州发起攻击,在永历4年(公元1650年)八月,孔有德率部杀向桂林,守卫桂林的就剩下曹志建和焦琏了。

    曹志建率军迎敌,连战连败,被斩杀近万人,所部也被逼近徭峒中。

    在击溃曹志建之后,孔有德率部继续逼近桂林城。

    大敌当前,能担当起桂林守卫重任的也只剩下了开国公赵印选、卫国公胡一青手下的滇军了。

    但赵印选、胡一青认为有恩于他们的何腾跤已死,大家没有义务去用鲜血和生命去保卫那个“素无交情”的桂林留守瞿式耜,两人一琢磨,决定率部前往投奔贵州的忠勇军,而被董克治整编为4部兵马

    滇军的不战而遁,让瞿式耜直气得捶胸顿足骂道:““朝廷平时以高爵侍你们,百姓以膏血养你们,你们今天却不发一矢就四散而逃,可知头顶三尺有神灵。

    在大骂之后,瞿式耜决定以死报国,与张同敞一起取酒同饮,明烛达旦,然后在9月5日被大摇大摆进入桂林城的清军所俘获。

    但瞿式耜、张同敞表现出传统士大夫的气节,一心求死的他们见孔有德根本不敢杀他们,最后竟然使出反间计让孔有德将他们自个儿杀死了。

    在广州、桂林相继失守之后,南明顿时陷入空前危机,很多投机分子纷纷跳出来,以便分最后一杯羹。

    先是永历帝亲信大将,假传圣旨的庆国公陈邦传看到瞿式耜已死,感到有机可趁,决定挟持永历帝并将其当着礼物送给蛮清,已获得高官厚禄。

    谁知道走漏了风声,永历帝朱由榔车驾急速离开,见到时机暴露之后,陈邦传迅速的拿宣国公焦链出气,以宴请为名宴请焦链,在宴席上斩杀焦链,并迅速的兼并焦链部众从而成为广西最大的军法。

    听到陈邦传竟然如此劫持永历帝,众人以异常眼神看着杨昭,有的更是暗地里怀疑这是杨昭指示所为。

    杨昭连连摇头道:“各位,永历帝虽然一心只知道逃跑,但毕竟是抗击鞑子的一面旗子,陈邦传丧心病狂,竟然劫持永历帝,是可忍孰不可忍,到时候若是擒获陈邦传,孤王一定治陈邦传之罪。”

    听杨昭如此说,众人方长舒一口气。

    对广州失守,兵司侍郎赵荣贵摇头道:“如果我们情报无误,杜永和、李元胤可有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